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人非人(七)(1/2)
第1章 人非人(七)
不知是否有着将功补过的心理,知县大人用了一晚上的时间,便将魏家的事查了个七七八八。
第二日来同许仲阳他们回禀时,下巴都冒出了胡茬,脸色也苍白,唯有一双眼睛熠熠生光。溜须拍马的样子倒是一点儿没变,张口就来,“大人果然料事如神,明察秋毫。昨夜下官带人查访了整宿,去了商会各家,也询问了魏家家仆,多处探查,总算不辱大人的嘱托……”
许妩在一旁看着好笑,觉得这知县拍马屁是假,邀功才是真。
远阳多山林田地,因此因地制宜注重农商结合发展,县内有将近七成的田地都归属几位大户所有,魏显便是其中之一。除了魏显,远阳还有五个大户,分贝是徐家,孙家,刘家,王家和杨家。
本来田地归属於他人,人想种什么便种什么,想租借给谁转卖给谁,又或者雇佣谁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只要税能交的上来便行了。但倘若无人干预,秩序便会凌乱,极有可能出现有人无田种,有田没人种。偏偏远阳最多的便是田,如此一来,多有食不果腹的百姓,於远阳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了鼓励及制衡,远阳县每三年举办一次农商大会,即通过对几位大户田地的收成收益,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来恒定每届的农商大会胜者。胜者可任农商大会的会长。
说白了,作为会长,对内,可以在担任期间,可以打着为大家好的名头光明正大的偏私。对外,与官府或者其他,有这更多的发言权,走哪儿都会有人给你三分薄面。
不论这个会长算不算个官儿,可不都是个叫起来听的到响的名头吗?再退一步说,这些人他们不缺银子了,面子这些可要裹得紧紧的。我不在乎可以,但却不能落到旁人那儿!
今年恰逢第三年,农商大会举办在即,六家蠢蠢欲动。经知县多方打听探查,叫他查出来,魏家在半年前因田地与孙家起了争执。
本来也就是个无关痛痒的小矛盾,两家的劳佣在田里劳作时起了一些口舌之争,倘若一人退一步这事儿也就完了。
但偏生农商大会在即,或许是都堵着一口气,大家互不相让。时日一久,心里就有了疙瘩。之后的日子里,两家互相较着劲儿对对方使绊子。久而久之,这一粒灰也滚成了拳头大的石头,免不了惊动了两家的当家人。
这时候,就不是退一步的问题了。是谁先让步的问题。在两家当家人的默许下,两家人明争暗斗着。
总而言之,就那么一丁点儿的小事儿,硬生生熬成了心结。知县回禀说,大概两个月前,孙家当家人的一个随从无意间在大街上冲撞了魏显。结果被魏显的心腹揪着不放,狠狠教育了一番。听说那人被送回去时,只剩下了半条命,出气多进气少。
“后来呢?”宋扬生问。
“后来孙家给那人家中送去了不少银子。估摸着,那随从多半是不在了。”
“他在不在,家里人不知晓?”
知县答,“那随从姓李,是打小就卖进了孙府的。是家中长子,身后还有一弟一妹,妹妹早就出嫁了,李大的弟弟弟媳前些年得病相继过世了,现下家中唯有高龄两老和一个小孙子,过的也很是艰难,因此李大平日里也回来看看。但毕竟是签了卖身契的,便是孙家人了。”
“孙家派人送钱来时,倒也没说其他,只说李大跟着二爷北上了,往后便不方便回家中探望双亲了。李大被卖入孙府,就是孙府的家奴了,他有那份孝心回来探望家人,主人家也应允已经很宽厚了,如今孙家有这些安排,他们也不敢多说其他。”
许仲阳问,“那指不定是正跟着北上了呢?”
知县讪讪一笑,“大人,您有所不知,孙家二爷生性不羁,爱好游山玩水,落不得一点儿消停。及冠后便离了远阳,四处游荡,这些年也就寄几封家书,都不曾回来过,那随从怎么跟着他北上。而且,下官昨夜差人去问了,孙府里已经没了这个人。”
之后便没人再追问了。唯有傅宝云沈默了一会儿,感叹,“如此看来,那孙家也是很有心肠的。不仅给那随从家人送去了银子,也瞒下了死讯。”
许仲阳想了片刻问道,“那知县大人昨夜探查的便是如此么?”
知县慌忙摆手,“大人,下官还查到了其他。”
本来是吵吵闹闹的矛盾,如今牵出了人命,自然就不一般了。这孙家有一随从叫周忠,之前因为田地之事和魏家家仆起过争执,但对方仗着人多,落了个下风。而被魏家打死的李大,则是周忠的好友。新仇旧恨一道来,憋得人脸色通红,周忠一时没忍住,便去找人算账了。
据孙家门房所说,有一日傍晚,天已经蒙蒙黑了,周忠却急匆匆的要出门,门房顺口便问了句他去作甚,周忠答,去报仇。门房只当他说玩笑话,也并未当真。但一直到第二日天亮,再也未回来过。之后在孙府,也未见过周忠了。
“之后呢?没人起疑吗?少了一个人,孙家也没人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京都拙戏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