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1/2)
第 35 章
“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进行地下挖掘工作,通过分子压缩技术,快速推进挖掘进度。”待会议正式开始之后,陈穗说出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全面覆盖挖掘工作太过繁琐,工程量大,在面对行星干扰的危机之下,在我们未知行星真正撞击蓝星的情况下,这显然为下策,所以可以在多城市之间选定固定地下建造点,深入挖掘……”
这也是陈穗和一众专家共同研究过后,选定的最佳方案。
他们整体的地区实在是太过辽阔,每一个地方都进行地下挖掘工作显然不合适,也是浪费时间的决定。
所以就在多个城市之间建立一个集中躲避点,地下二十层,换算成正常居民生活区域所占空间,本质上来说并不需要完全覆制地表的建造。
面对一步步恶化的环境,和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先行将生活区和必要的科研区域打造好,后续则是可以选择在人类成功移居地下之后,再慢慢拓展娱乐区域等。
同时,为了节省必要的时间,在纳米科技建构技术成功之前,一律先进行普通的地下建构,等到纳米科技建构成功之后,再进行取代。
这是宏大的工程量,也是人类史上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陈穗深入的讲解了目前所需要的粒子对撞机,分子压缩技术,以及地下建构和纳米科技的知识。
在纳米科技方面,陈穗又花费了十五万积分,去增加所有参与纳米科技知识的科研人员的理解力和行动效率,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为这场救世任务增加一切成功的希望。
陈穗讲的事无巨细,大到整体的结构图示,小到用到的材料如何提取,遇到所需要的提取材料的仪器,陈穗也将打造仪器的图示展示了出来。
在生物实验方面,陈穗也花费了积分,兑换了更为详细的实验数据,乃至於兑换除了后世灾难后的问题样本,送去进行检验。
当然,对於这一方面,陈穗自称为跟多名专家在分析各种因素之后,根据已有规律的生物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等等,致力於研究打造的样本。
这也是基於现如今土地中已有的特殊元素,从而进行推演制造的。
一切完全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大雪过后,很多死亡的植物上面都发现了不属於蓝星的元素,甚至是可以称之为致死的毒素。
这也是陈穗早前在弹幕未来者们提供的实验数据之下,能够找到的一种元素。
以上种种,全部都是陈穗在过去留在别墅的半个月当中,和众位专家所作的一切研究和推演。
每个人都全力以赴,珍重每一分每一秒。
这场会议持续了两天的时间,负责本次任务的专家,也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这是必要的会议,也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会议。
而最后一个内容,也是郑重之中的内容——能源。
地下生存不比地上,模拟正常地表生态环境是问题其一,其二则是模拟这种生态环境,供能的能源是关键性问题。
早在两个月前,我们新一代的“人造太阳”科学研究取得了新一步进展,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运行新纪录。1
“人造太阳”制造的成功,代表着我们人类可以解决能源问题。
这是领先世界的一项成果,也是能够帮助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对於陈穗一直以来考虑到的地下能源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但是!需要移居地下的人类那么多,单单一个“人造太阳”是万万不够的。
起码要给各个地下基地全部都配备上能长久提供足够能源的设备。
这也是陈穗在接下来要研究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反应堆。
她毫不犹豫的兑换了在“人造太阳”基础上改进的适合用於各个基地的提供能源的反应堆资料,立刻将想法贯彻落实行,新的制作也提上日程。
陈穗和众位专家一起,在经过系统的强化之后,众位专家一起开展了方舟反应堆的制作。
在材料齐全,一切顺利且系统的加持下,约十天后,适用於末世的方舟反应堆制作完成。
半个月后,就连研究的纳米科技建构技术,在诸位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都有了初步的成功,一颗拇指大小的球体打开开关,抛向地面,约为一百平米的房间可以瞬间被覆盖。
这是很奇迹的东西。
也是足够匪夷所思的东西。
很多科学家们也曾经无数次对此发出过疑问思考,毕竟哪怕是无数个天才聚集到一起,恐怕也达不到这种效率。
可是没有认真主动去问陈穗什么。
外面的世界已经很不对劲了,半个月前,台风忽然的登陆,无数地区连连房子都被刮飞了。
五天之前,天空下起了酸雨,虽说不足以到瞬间融化物体的地步,但是外面的作物全都被侵蚀,车子,房子表面,也已经面目全非,人类更是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用科学基建拯救全人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