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朔国9(1/2)
大朔国9
太子册封大典当日,举国欢腾。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照品级班次排列在临华殿前的广场之上,东西相向而立。
阳光和煦,倾洒在皇宫的琉璃屋瓦上,格外耀眼。
吉时已到,主事官员敲响钟鼓,钟鼓齐鸣三声,声势浩大。宫廷诸卫宣布百官入场,众官员按顺序进入临华殿,依着自己的站位站好,默默等待册封大典的开始。
宁清一行人则站在官员身后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处,安静地观看着。
群臣毕至,等候元效帝的驾临。
宁清注意到林昭宇入场时身后还跟着一名中年男子,看那男子的长相并不像是大朔国人,她不由得多看了男子几眼。
一阵鼓乐声响起,响彻整个宫殿。元效帝伴随着音乐走进临华殿,拾阶而上,走到台阶上的金漆雕龙宝座前坐下,众人纷纷向着他行三跪九叩礼。
夏鸿永也在两位引导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大殿。他身着衮冕,冕服上还刻着十二章纹,浑身上下散发着高贵之气。冕冠上的珠子也随着他的走动,轻微地晃动着。
音乐声止,册封大典正式开始。
太子册封乃国之盛事,流程众多,官员们一个个神情庄重,观看着典礼的举行。
一系列繁琐的流程走完,终於到了宣读册封诏书之时。
夏鸿永几步上前,屈膝跪地,左手按在右手之上,身体弯曲,头缓缓垂至地面,以稽首礼的姿势跪拜在地。
册封使站在群臣面前,手持案册,铿锵有力地宣读太子册命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丶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丶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丶端在元良。”
“安王夏鸿永,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恭谦表志,宜成大统。兹恪遵初昭,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丶宗庙丶社稷。”
“授之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丶以重万年之统丶以系四海之心。”
册封使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上回响,落在每个人耳边。
夏鸿永跪拜在地,恭敬地接过太子印玺和太子册封文册。
“儿臣定当不服父王所托,心系百姓,治国理政,为父王分忧。”
册封礼成,夏鸿永也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成为大朔国当朝太子。
宁清在一旁目睹了整个过程,心情澎湃。此时此刻,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独属於皇家的威仪,整场册封大典都是那么的庄严肃穆,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夏鸿永接过册封文册后就退至一旁,目光往下面的群臣望去。
站在林昭宇身边的男子在这时走上前,恭敬地朝着元效帝和夏鸿永行礼:“陛下万安,太子殿下万安。”
“岭西国使者舟车劳顿,特意前来参加册封大典,这实属大朔国的荣幸。”元效帝坐在宝座上,淡淡地开口。
怀良几人在下面安静地观看着这一幕。
均言见宁清对男子颇为好奇,在一旁解释说:“岭西国是西边的一个大国,之前与我们国家争斗了多年。也就是近几十年,两国的关系才有些许缓和。”
岭西国地处西北边疆地区,与大朔国是邻国的关系。两个国家之间相隔着一处地界,为了争夺相交的这一处边界,大朔国与岭西国已经争斗了多年。这数百馀年来双方互相看不顺眼,也因此边界处经常会发生战乱。只是两国的实力旗鼓相当,交锋多年以来,双方虽各有损伤,但谁也奈何不了谁。
国与国之间交战,受苦的多是住在边界城市附近的百姓。边关百姓深受战乱之害,没有一天过得安稳,整日活在提心吊胆中,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直到元效帝登基后,岭西国皇帝将自己的妹妹,嫁与元效帝为妾。双方因此签订了和平协议,各自派出自己国家的将军,镇守边关。两国不再因为边界领地归谁所有而兵戎相见,彼此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自那以后,两国和平相处了二十多年,边关的百姓们终於不用再饱受战火的摧残,逐渐过上平稳安定的生活。
在均言给宁清讲解岭西国的事时,岭西国使臣和元效帝也交谈了好一会的时间。
宁清默默地打量着大殿中央的岭西国使臣,她总觉得这使臣今日前来,不单单是为了参加太子册封大典。
岭西国使臣与元效帝简单寒暄过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今日代表岭西国而来,一是为了恭贺贵国喜封太子,太子殿下气度恢弘,忠厚仁恕,定能成就宏图大业。”
“这第二点呢,在下还受我们圣上所托,前来求娶贵国的公主殿下。”
“听闻贵国公主有倾国倾城之貌,性子矜持端庄,气度不凡。我岭西国太子身份尊贵,与公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若公主殿下能嫁到我国,相信两国之间的关系也能更进一步。”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宁清几人也呆在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那温柔善良的师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