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230 章(1/3)
第 230 章
其实,刘湘涟不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
她的一生,在她自己看来,都是乏善可陈的。
100多年前的上世纪初,刘湘涟出生在苏州的梁家。
和当时的大多数家庭一样,梁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能有个温饱就不错了。这种小家庭,在天灾人祸面前随时都有家破人亡的可能。
那是一个动乱又贫穷的年代,刘湘涟会被父母卖出也不意外。
在六岁那一年,刘湘涟告别了苦恨繁霜鬓的父母,看了眼刚出生的弟弟,就随着舅舅去了上海。
对於这段儿时的记忆,刘湘涟能想起来的不多,只有零星的碎片。
反正也不重要了。如果没有意外,从此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相见了。
刘湘涟来到了她的第二个家,上海的孟家。
比起梁家,孟家要富裕很多,有一个调皮的小儿子孟昭临。他们买下她,就是为了给这个小儿子当媳妇。
孟昭临发蒙丶读书识字,间或教一教刘湘涟。
只不过这都是和玩闹一样,刘湘涟记得最深的,也就一个“青梅竹马”的来由。
她和孟昭临算是青梅竹马吧?
应该是的,不然在12岁那年,孟家返贫,她差点被孟父发卖到勾栏院的时候,孟昭临为什么会救下她?
只是那时的孟昭临也无法自食其力,养活他自己都不成,怎么还能带一个刘湘涟?
他能做的,也就是把刘湘涟推到了明星歌舞团。下九流的行当也算不得好去处,当然,比沦落到勾栏院要强很多。
那里,刘湘涟才有了为后人所知的名字——
刘湘涟。
刘,来自明星歌舞团的团长。
这是刘湘涟一生用过的第三个姓了。好在以后她再也不用改名字了。
从小颠沛流离,让刘湘涟更早地成熟,也更加地吃苦耐劳。
她在歌舞团拼命练习,先生教什么,她就努力学什么。
因为,刘湘涟只是乱世的浮萍,孤身一人,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走。
她不需要回忆,她需要的是当下,活在当下,以及活下去。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刘湘涟17岁那一年,她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渔家女》。
然后,一炮而红。
青涩的年纪,绝代的容颜,精湛的演技,这些都是刘湘涟的标签。
上海滩又诞生了一颗明珠。报纸总会有刘湘涟的新闻,人们茶馀饭后也喜欢谈谈这样一个妙龄少女,不管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用着什么样的语气。
明星歌舞团的团长显然也是会审时度势的。
刘湘涟开始出入在各种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宛若一只紫蝴蝶,留下曼妙的身影和让人回味的容颜。
一个美丽的少女,注定会吸引来各种各样的男人。
达官有,富商有,文人也有。他们带着欣赏,带着倾慕,也带着想要把她的衣服剥下来的刺目的眼光。
刘湘涟无法拒绝。
一方面,男人们的追捧,让她更加名噪一时。另一方面,她只是一个戏子而已,她没有权力拒绝。
刘湘涟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在烟酒味中穿行,应对形形色色的男性越发游刃有馀,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另外,就是守住自己的心。
她的“贵”,就在於她的不可得。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刘湘涟会利用自己的美貌,能噙着笑,凤眸眼波流转就让男人们为她争风吃醋。
这时候的她,也确实安全了。
刘湘涟一部接一部地拍摄电影,越来越红。
她有了自己的影迷,这些人会将花篮送到明星歌舞团,或者电影院门口。
有一个人,从《渔家女》后,就成为了刘湘涟的影迷。
之后她的每一部电影,他都没有缺席。他会把花篮送到所有和她有关的地方。
可是,花篮并没有署名。
刘湘涟会知道,是因为这些花篮全都是一模一样的,相同到她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他送的。
到底是谁呢?
肯定不是孟昭临。
孟昭临已经不读书了,为了家计开始做一些小生意。
士农工商,不过是旧时代的排位。当生存都困难的时候,谁还会计较去做什么呢?一如当初去明星歌舞团的刘湘涟。
尽管刘湘涟已经离开了孟家,孟昭临还是会和刘湘涟保持联系。
只是孟昭临到底囊中羞涩,甚至还没有如今的刘湘涟富有。他能做的也只是在电影上映前买一个不那么寒酸的花篮送到明星歌舞团而已。
送刘湘涟花篮的匿名人士,显然比孟昭临富有太多了。
只不过,刘湘涟不好奇对方的身份。
对於男人来说,不要轻易对一个女人产生好奇,否则容易陷进去。对於女人来说,同样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的前任们都塌房了[娱乐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