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1/2)
第二十六章
“你若真想好了,可就再不能反悔,而且要给我家干活儿,挣足你和小桃两人的口粮嚼用,如若哪天后悔要回家去,我家阿牧也不会放过你。”陶墨夕沉声说道。
“不后悔!”柳英冲动地大声喊了一句,随即看了眼小桃,放轻声音道:“我想跟小桃一处过日子,即便头几年穷苦些,只要我肯卖力气,以后一定能养活小桃的!”
就像你和阿牧哥一样,柳英心里默默补了一句。
简单跟小桃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小桃自是愿意的,现听到柳英为了她,情愿跟随她住在这里,这样又不用和月姐分开,她一时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羞恼的逃出了屋。
里正是痛快的人,见周牧和陶墨夕赶着来说这事,干脆叫上了几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让周牧套了车,一车人连带两个女眷,一起去了多欢屯,跟柳家商量这件事。
柳家再往上已经没有长辈了,陶墨夕看那柳有智长得贼眉鼠眼就不像好人,担心他事后变卦再欺上来,强逼着他也请了多欢屯的里正和说话有分量的人过来,当着面给两个孩子写下了契书,约定周家出彩礼,聘了柳英过去入赘周家,往后柳家不得再上门。
虽然都是庄户人家,但陶墨夕拉了一大车十几个汉子过来,又都是村子里有些威望的人,柳有智这边的里正也冷眼看着,他不敢多说,只喏喏的张口要了十八两银子的“彩礼”。
听到他张口要十八两,里正都气笑了,莫说柳英只是个过了年才十五的少年,身量还没长成,就他那一脸黄瘦常年吃不饱的菜样儿,也值十八两?
十八两都够买头牛了!
“行,我即便砸锅卖铁,彩礼如数给你,满屋子的乡民老少作证,你家英哥儿,可就给了我周家做上门女婿了!”陶墨夕一条胳膊在周牧手心里撑着,一边冷声说道。
众人见陶墨夕虽是一介女流,但站在那里身姿挺拔,说话也落地有声的,对妹子也舍得掏血本,倒也纷纷对她刮目相看,难怪刚回村就能支起个裁缝铺子,这周家小子娶回来的媳妇看来是个能顶事的。
柳婆子躲在里屋不敢出来,只竖着耳朵听,柳有智独个儿对着满屋子的人,也只能陪着笑说:“当着父老的面,不敢打谎。”
事情竟然意外的顺利,只是花些银钱而已,陶墨夕甚至都想好了,若是柳有智两口敢纠缠不清,自己就拿出在市井学的招数来,泼妇骂街也好,使些心计也好,骗也要把柳英骗到自己家去呢。
晚上陶墨夕取了银锭,分别去隔壁赵大和里正家,想换些铜板,赵大嫂不明白,问她:“去下聘,正是要给银子,才显出家境富裕呢,你怎地还特意要换成铜板?”
陶墨夕也不好说是怕柳家惦记自己的家资,只笑了笑,说:“我就是单纯想显得聘礼多些。”
“也是,十八两银子也就一斤出头,换成铜板可要半箩咯。”
她开了柜子,拿了五六串铜板出来,“家里还有这些铜板,是卖粮换的,你拿去用吧。”
陶墨夕谢过赵大嫂,绞了足足的银子给她,又去里正家换了几串。
正式下聘那天,陶墨夕特意换上一身旧衣,周牧又套车拉了一车人去,绕着多欢屯走了两圈,才慢悠悠进了柳家的破院子。
大白天的村里人都在家猫冬呢,有好热闹的就都跟着过来,挤在院子外看。
人群里就有声音说道:“都说柳家那老货张口把小儿子卖了十八两纹银啊,对方又不是什么地主富户,就是个年轻的庄户人家,惯会欺负人的。”
“可不是,把小儿子送出去,也不怕死屋子里没人在棺材前给他摔盆?”
“呵呵,那老货也不傻,他不是还另有两个儿子?这个小的算什么,正是能吃的年纪,人头税交着,却又顶不得门户。”
陶墨夕和二婶主动伸手,把柳家的破桌子擡到院子里,摆了香案烛台,祭拜完天地和柳家先祖后,陶墨夕掏出自己亲手写的契书,要求柳如智签字画押。
柳如智夫妇都不识字,周牧倒是识得几个字,他磕磕绊绊念完,红着脸又把契书递给了陶墨夕,又从怀里掏出了红印泥。
陶墨夕率先写下了名字,端正的“周氏月”三个大字,随后狠狠摁下了指印。
村子围观的人就有小声议论的:“这家小娘子是个厉害的,居然是她签字画押,而不是家里的男人啊。”
“那小娘子是开裁缝铺的,每个月进项可比周家小子种那两亩田要多得多,在家里说了算也属正常。”
“难怪要给她妹子招个上门的呢,这家媳妇是真的厉害。”
周牧站在旁边一声不吭,任别人怎么说。
等柳如智在两份契书上颤巍巍划了个道子,再摁上指印,陶墨夕便让周牧当众端了那箩钱出来,朗声说道:“我家夫君入秋拼了半条命,猎到了一头野狼,加上我裁缝铺半年进项,再变卖了爹娘留下的细软,勉强凑够了十八两银钱,分文不差,请众位相亲父老见证,今日我替小妹周小桃,向亲家公敬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青云山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