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章 海州城(1/2)
大致清楚了问题果然出在前方之后,唐渊和于梦秋两人便不再耽搁,告辞而去。
唐渊本还心存侥幸,觉得父亲可能尚在赶路,还未遇到什么危险。
可如今看来,就算是那几位巡查司的修士,都可能身处险境,性命有危,更别说父亲这一介凡人了。
两人在离开之前,还留下了几张传音符。
除去那等上品真符级数的传音符可以无视距离,甚至跨州传音之外。
普通的传音符只能在千里之内起效,所以那些商队才会在如是观这等歇脚之地留下传音符,作为信息中转之地。
这也是如是观的收入来源之一。
唐父所在的巡查小队同样留下了几张传音符。可是却和商队的传音符一样,再未响起,并未起效。
所以唐渊觉得自己留的传音符,也大概率不会起效。
但总归是多做一手准备,没准就能传回什么关键消息。
同时,于梦秋也给李贺等人留下了些许信息,以防传音符失效之后,彼此行进的方向出现差池。
就这样,两人再度祭使甲马神行符,一路疾驰了小半日,终是隐约看到了一城邑轮廓,此处应该便是那老道士所说的海州城了。
在渔阳郡的记载中并未有此城之名,想来是因为此城不过是沙民百姓自建的聚居之地,并未接入大晋的官方管控。
这一路行来,唐于二人别说是山匪或沙匪,就连个人影都未见过。如此情景已经超出了荒凉的范畴,简直是一片死寂。
而且,此地之风又凌厉了许多,当真是应了那句干戈飘扬天地黄,沙漠风起万里黄。
黄沙随风漫过,遮天蔽日,足以淹没一切痕迹。
按理说巡查司那批人,若是刚刚经过此地,两人当能察觉到些许气息才是。
可惜却被风沙掩盖了一切,可能唯有精通时空这等玄妙道法之人,才能窥得些许信息。
既是如此,那便唯有入城一探了!
走近此城,才发现那老道人说的果然在理,这海州城别说和渔阳郡城这等雄城相比,甚至还不如唐渊曾住的乡间宏伟。
除去那不过三丈高的松垮土墙之外,此地无一可称城池的地方。
可是,城门口却根本无人看管,出入此城非常方便。
唐渊心中不由吐槽:“那建这城墙的意义究竟为何,虽说这土墙本就挡不住修行之人,甚至是身具武艺的凡人,但终归可以抵挡些流民草寇吧。”
不过……此城倒也有几个出乎唐渊预料的地方。
其一是城池虽小,却颇为热闹,人来人往,几可称其川流不息。
其二便是城中竟然有许多身穿僧袍之人,要知道在大晋境内,想要寻到一个和尚可是殊为不易。
大晋对佛教传播管控的极为严格,通行西漠的商贩可以携带各种货物。唯一严禁的便是经书这等传教之物,一经发现,便是判死之刑。
想来是此地毗邻西漠,又无官府管控,这才有和尚出没。
第三便是唐渊发现,此城的男女老少,或是脖颈,或是手腕,都戴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小瓶,其内装着不等的清水。
也不知这是什么习俗,倒是让唐渊颇为好奇。
而且城中之人好似见惯了外来者一般,并未对唐于二人感到任何奇异。
即便偶有注视,唐渊也能感到只是因为自己和于梦秋的容貌皆是上上之选,而非因他俩外来人的身份。
两人进城之后,并未着急,先是沿着主道转悠了一圈。
这才发现这城看起来虽小,容纳的人却不少,城内房屋鳞次栉比,排列有序,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入得城中,唐于两人甚至生出了几分熟悉之感,客栈,茶楼,商行,应有尽有,和一座普通的城池没有任何区别。
唐渊甚至可以走到城墙之上,如此居高俯低,便可看到城池后方是一美轮美奂,澄澈如洗的湖泊。
亦是当地之人所称的海子。
这湖泊不愧是老道口中方圆千里最大的湖泊,哪怕是唐渊以神念探查,也望不到边际,若是从未见过大海之人,自然会觉得此湖便为大海。
如此探查一番后,唐于两人才城墙上走了下来,彼此对视一眼后,异口同声道:“这海州城绝对有问题!”
海州城便是老道士所言的商队下一落脚地,然而此城看起来却十分正常,繁华如旧。
可若真如此的话,各商队以及巡查小队留下的传音符又怎会失效?
除非诸多商队和巡查小队都是在如是观和海州城之间出的问题。
但唐于两人都感觉这段路程出问题的概率不大,毕竟出了如是观后,有且只有一条通向此城的官道,不太可能迷失。
若是路上遭遇了什么截杀,这么多商队以及巡查小队,就没有一人能逃得一命,跑回如是观或者跑到海州城的么?
最起码,巡查小队中可是有着好几位炼气修士,六百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道逍遥,唯我独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