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试探(1/3)
试探
寅时摘星楼钟响,宫城外的鸡也不甘示弱地长鸣,闻君照先宋满醒来。
夏末的清晨不像中午那样燥热,吹来的风中依稀有了秋日的凉爽,然而今天是阴天,天空压得很低,让人心境也随着低沉起来。
闻君照起身看着睡得挺香的宋满,没急着叫他起来。
青年睡着时脸颊微鼓,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些。
前来洒扫的太监见到闻君照要行礼,闻君照打了个不必的手势。
宋满还是被脚步声惊醒了,他这觉睡得并不踏实,连续不断地做着噩梦,醒来前一秒还觉得自己在被杨公公欺负。
“醒了?”闻君照瞥见他睡得翘起来的头发,却不打算提醒,“那就出宫回府吧。”
揉了揉惺忪的眼,宋满扶着柱子站起来。
维持一个姿势太久,他的腿不幸地麻了。
闻君照扭头发现人没有跟上来,还抱着那根柱子神情恹恹,说:“古有尾生抱柱是为爱情,你这是为——”
宋满试着又抽动了一下,还是没有反应,他苦着脸说:“王爷,你且等等,我腿麻了。”
实在是没憋住,闻君照笑得有些岔气,掩袖轻咳。
原以为昨天的风波也算告一段落,不曾想下午闻君照又被宫人通知要追朝。
大邺的参朝制度很完备,两日一朝为常参,每月初一和十五为朝参,而遇到突发的紧急事件时则会有追朝。
常参可以请假丶迟到或早退,由监察部的官吏予以记录即可,可追朝却容不得官员怠慢。
想到早晨宋满眼下的乌青,闻君照没有带他入宫。
今日的追朝众人都心知肚明,是为了七皇子暴毙的事。
明眼人都知道此事不只是死了一个皇子那么简单,关乎皇储之位,更关乎社稷未来。
进崇政殿前,各个派系的人心思各异,无不为即将到来的朝事感到紧张。
这其中自然不包括闻君照,他是举国上下都有所耳闻的纨绔,穿着端庄的朝服也遮不住眉目间的混沌气。
有谈论局势的官员回头不经意间扫过闻君照,叹道:“惠王殿下前几日在城西处理了一个禁卫的案子,我还以为他转了性子,没想到只是昙花一现。”
他身边的另一个官员说:“皇上还是子嗣太单薄了些,不过好在太子殿下是人中龙凤,大邺也不算是后继无人。”
闻君照听着他们的话,眼神顺势落在自己那万民景仰丶众望所归的皇兄身上。
闻晔正与几位相近的大臣聊着什么,大概是讲到早逝的兄弟,他脸上露出万分伤怀的神情。
他左手边那位大臣闻君照认识,是宋满的义父蔺侍中。
也不清楚这位惟太子马首是瞻的蔺大人,知不知道自己的义子昨天被太子欺负了一顿。
他现在也不敢和太子正面交锋,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别人护不住人。闻君照笑意没达眼底,又想到昨天宋满耷拉着眉头的样子,心中有些烦躁。
礼官宣布觐见,文武大臣按照职位大小丶所属部门有序进了崇政殿。
高位上康宣帝严肃地看着他们,说:“众卿应当都知晓了,朕的七皇子昨日在宫中暴毙,此事交由大理寺查办但尚无结果。”
许板谭出列将调查结果言简意赅地禀报了一遍。
康宣帝又说:“今日叫众卿前来,是要商讨一下悼瑞皇子的丧仪和对刘骓的惩处。”
礼部尚书周应弦拿着笏板道:“臣以为,悼瑞皇子身份尊贵,可破格予以其亲王的丧仪规制。”
这个规制对一个尚未成年丶没有建树的皇子来说已是顶天的高,皇子和亲王的丧仪不仅差在表面化的祭品和仪式,还差在所需的人力和金银。
康宣帝没有立马说好还是不好,底下的朝臣谁也不想做出头鸟,低头装聋作哑。
“梁卿以为如何?”康宣帝打破了他们继续沉默的念头。
户部尚书梁古道:“啓禀陛下,博州今年春夏的粮食收成可喜,益州和汴州两地的商税和劳工税比之去年高了两成,且今年各地无大型叛乱和灾祸,国库充盈。”
这番话一字未提他的意见,却说明了户部有资金支持礼部大办丧仪。
康宣帝不咸不淡地回了句“嗯”。
他这句明里暗里的赞许给了群臣主心骨,紧接着有几位官员先后站队说:“臣觉得梁大人的话甚有道理。”
康宣帝于是说:“即日起,辍朝三日,七皇子的丧仪由礼部全权办理。周应弦,你务必给朕办得漂亮。”
周应弦称是。
“至于刘骓,虽还不知道他背后的主使是谁,可他也脱不了干系。”康宣帝是在皇位上呆了二十三年的帝王,他太清楚怎么让群臣开口说出自己想要听的话,也太清楚怎么让群臣各抒己见。
闫太傅是当日事发时见证刘祭酒疯癫模样的人,他率先出列说:“臣想为刘骓求情。臣不知刘骓为何会做出此等事,可刘骓的行事与其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谋定真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