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5章 第二套四合院(1/2)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照在东四胡同的青砖墙上。!x\4~5!z?w...c′o¢m/
“就是这儿了,”李三爷抬手敲了敲铜门环,门环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安静的胡同里格外清晰。
开门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的中山装虽然洗得发白,但每一颗扣子都扣得严严实实,面容有点憔悴但眼神清亮。
他打量了三人一眼,目光在沈小夏身上停留了片刻。
“赵老,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同志,”李三爷笑着介绍,“她对您这院子很感兴趣。”
赵老先生点点头,侧身让三人进了院子。
沈小夏一进门就注意到影壁上精美的砖雕,上面绘着松鹤延年的图案,虽然颜色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的出当年的不凡工艺。
心里暗喜,面上却不露声色。
“这院子是我祖父那辈传下来的,”赵老先生边走边介绍,声音低沉,“三进的格局,占地六百八十平方米,正房五间,厢房十二间,后罩房六间……”
赵老先生带着三人参观院子,沈小夏跟着他穿过垂花门,仔细打量着每一处细节。
院子确实如李三爷所说保存完好,但有些屋顶的瓦片有些松动,几处木雕窗棂也需要修补。
绕过影壁是第一进院子,方砖铺地,两侧是厢房,正中是五间正房,门窗都是老式的雕花木格,保存完好。
“这地面砖都是当年的老物件,一块都没换过,”赵老先生语气中带着自豪,又有些伤感,“我祖父那辈铺的,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微?趣~小^说+网′ *更_新′最.全.”
穿过垂花门进入第二进,布局与第一进相似,但多了棵老石榴树,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看着就喜人。
第三进是后院,有口老井和几间后罩房,角落里还保留着一个小小的花园,虽然杂草丛生,但能想象出当年的雅致。
沈小夏越看越满意。
院子确实有些地方需要修缮,比如几处屋顶的瓦片有些松动,部分木构件需要重新上漆,但整体结构完好,没有大问题。
最难得的是没有后来乱搭建的痕迹,保持着原有的格局。
参观完最后一进院子,四人回到前院的石桌旁坐下。
赵老先生从屋里端出一壶茶,给每人倒了一杯。
“赵老,”沈小夏轻啜了一口茶,开门见山,“这院子您打算卖多少钱?”
赵老先生放下茶杯,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孙子要去美国念书,学费加生活费至少要三万美金,”他顿了顿,“按现在的行情,我想卖十万。”
沈小夏心里快速盘算着,这年头,四合院的价格,一年比一年贵。
之前她花了两万二买了套二进的四合院,以现在的市场价,再翻一倍都不一定买的下来。
现在黑市上美元兑人民币大约1:3,十万相当于三万多美元,确实比市价低了些,但还有还价空间。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
“赵老,”她放下茶杯,语气诚恳,“院子确实不错,但您看有些屋顶的瓦片,还有那些木构件,修缮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赵老先生皱了皱眉,“这些都是小问题,材料工钱加起来不会有多少的。”
“恐怕不止,”沈小夏摇摇头,指着西厢房,“那面的梁柱有些下沉,得重新加固,后院的排水也有问题,雨季肯定会积水。”
李三爷适时插话,“这位同志说得在理,这年头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现金的买家可不多见。”
赵老先生沉默了片刻,“那你说多少合适?”
“八万,”沈小夏干脆利落地报了个数。
“什么?”赵老先生差点打翻茶杯,“这不可能!东四这一带的院子,少说也得十万!”
沈小夏不慌不忙地开口,“赵老,我查过了,去年西四那边一个类似的院子卖了七万五,上个月东直门一个四进的才卖了十一万,您这院子虽然位置好,但毕竟需要修缮。”
当然,消息是她胡诌的。
赵老先生的脸色有些难看,“那些院子能跟我的比吗?我这可是正经的官宅,祖上出过举人的!”
“是,您这院子的砖雕确实精美,”沈小夏顺着他的话接道,“但正因为是老物件,修缮起来更费钱,普通木工可做不了这种活儿。”
两人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茶壶里的水添了三次。
沈小夏时而据理力争,时而打感情牌。
赵老先生则时而坚持价格,时而叹气诉苦。
“赵老,”沈小夏突然换了话题,“您孙子是学医的吧?”
赵老先生一愣,“你怎么知道?”
“刚才在书房看到几本医学专着,”沈小夏笑了笑,“还是英文原版的,想必令孙很用功。”
提到孙子,赵老先生的表情柔和了许多,“那孩子从小就喜欢学医,这次是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那可是世界顶尖的医学院,”沈小夏适时表现出钦佩,“不过那边的生活费确实高,尤其是刚开始,租房、买书、保险,哪样都不便宜。”
赵老先生叹了口气,“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后,我实现了上辈子的愿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