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石库门里的晚饭(1/2)
傍晚时分,江丽丽正准备下班,张主任把她叫到办公室。
“小江啊,史密斯教授对今天的安排很满意。“张主任笑着说,“不过他提了个建议,说想体验一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江丽丽点点头:“是的,亚里斯先生也说过,他对上海的市井生活很感兴趣。“
“这样吧,“张主任思考片刻,“明天是周六,你带他们去逛逛菜场,看看弄堂,让他们感受下老百姓的生活。当然,要注意分寸。“
走出接待处大楼,暮色已经笼罩了整条街。路灯一盏盏亮起,有轨电车的铃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脆。
“江小姐!“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江丽丽转身,看见亚里斯站在路灯下,手里拿着一本蓝色的笔记本:“您看,我学会写汉字了。“
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杨柳“两个字。虽然笔画还很生涩,却能看出用了不少功夫。
“写得不错。“江丽丽忍不住称赞,又补充道,“不过'柳'字的最后一笔要这样......“她在本子上轻轻写下标准的字形。
“能教我写'春天'吗?“亚里斯问,“我想记录下上海的春天。“
江丽丽正要回答,忽然看见他的衣襟上别着一朵小小的蓝色花。
“这是爱琴海边的矢车菊,“亚里斯解释道,“希腊的春天特产。“
去宾馆的路上,亚里斯提出要认识沿途的风景,她就一一为他介绍:
“那是槐花,五月开得最好。一些人喜欢炸槐花,又香又甜......“
“您尝过吗?“
“小时候常吃,“江丽丽笑着回忆,“放学路上摘一把,裹上面糊炸着吃,可香了。“
亚里斯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下“槐花“两个字,又画了个简单的花朵图案:“在希腊,我们也有很多可以食用的花,橄榄花、柠檬花......“
“真的吗?“江丽丽眼睛一亮,“能给我讲讲希腊的春天吗?“
亚里斯描述起爱琴海边的景色:蓝色的海水,洁白的房子,还有遍地盛开的野花。他说得认真,还在本子上画出海边的简笔画。
江丽丽说,“您晚饭吃了吗?“
“还没有。“亚里斯摇摇头,“说实话,我有点吃腻了和平饭店的西餐。“
“那......“江丽丽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我家吃顿便饭?就在附近的里弄里。“
这句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请外国人到家里来,这是不是太冒失了?但看着亚里斯期待的眼神,她又不忍心收回邀请。
“真的可以吗?“亚里斯眼睛一亮,“那真是太好了!“
江丽丽领着他穿过几条弄堂。石库门的门楼下,一群孩子正在玩跳房子。看见亚里斯,都好奇地围了上来。
“这是外国人叔叔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
江丽丽刚要解释,亚里斯已经蹲下身,用蹩脚的中文说:“你好,我叫亚里斯。“
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时,楼上有位老太太探出头来:“丽丽回来啦?带朋友来啦?“
“是啊,王奶奶。“江丽丽仰头答应着,同时用眼神示意亚里斯跟上。
走进弄堂,两旁的木窗都开着,飘出各家的炒菜香。有人在弹着手风琴,断断续续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混合着邻居家收音机里的京剧声。
楼道很窄,木板发出吱呀声。江丽丽掏出钥匙,打开了家门。
“请进。“她有些不好意思,“房子小,还请别见怪。“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靠窗摆着一张方桌,墙上挂着全家福。照片上,父亲穿着工装,母亲戴着白色头巾,年幼的江丽丽坐在中间,笑得很甜。
“您父母都是工人吗?“亚里斯看着照片问。
“是的,父亲在纺织厂,母亲在橡胶厂。“江丽丽一边说,一边从橱柜里取出锅碗,“他们都上夜班,要到明天早上才回来。“
厨房很小,只能容一个人转身。江丽丽生起蜂窝煤,把早上买的青菜洗干净。透过厨房的小窗,能看见对面人家晾的衣服,还有远处的梧桐树影。
“让我帮忙吧。“亚里斯在厨房门口探头。
“不用了,您是客人。“江丽丽把切好的葱姜放进锅里,“您先坐会儿,马上就好。“
油锅滋滋作响,蛋花汤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亚里斯坐在方桌旁,环顾着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房间:木质衣柜上摆着几本书,窗台上放着一盆绿萝,墙角有台老式缝纫机。
“您的家很温馨。“他由衷地说。
江丽丽很快端上了三个菜:青菜炒蛋、葱油黄鱼、蛋花汤。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简单了点,希望您别嫌弃。“
“太好了!“亚里斯接过筷子,“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
窗外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是《我的祖国》。夜色渐深,弄堂里陆续亮起了灯,像一颗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粉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