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二章 列阵(1/2)
好书推荐:
“咚!咚!咚!”
校场处,鼓声震天动地,与刘义符一同坐着休息的士卒猛地起身,排成一道道队列。 十人为一什,待什长清点人数后,再领着九人站入队中,由队主来清点人数。 “李二狗!” “到!” “周伍!” “到!” “朱圆!朱圆?他人呢!!” 队主高声质问那未到士卒的什长。 “队主,他与我说肚子………” “操练缺一日,扣百钱!” 南方无战事,但北伐在即,朝廷已征收粮食多日,即使朝廷有意控制,粮价也依然在逐渐上涨。 接近一刻钟后,除了个别人,校场上集结近三千士兵,每一幢为千人,结成方阵。 谢晦负手站在高台之上,挥动令旗,三个方阵开始变换阵型。 刘义符毕竟年少,比不上这些精挑细选而出的士卒,他遂即上了台,站在台后方看着谢晦操练一军士卒。 先是随着令旗摆动,不断排列阵法站位,有的士卒站错了位,在鞭策之下又迅速归位。 谢晦命幢主自行演练,他则是来到刘义符身旁,问道。 “世子在军中可还习惯。” 台下的呐喊声阵阵传来,士卒开始换上器械,整齐划一开始挥舞兵器。 “还算习惯,我想与他们一同操练,可以吗?” 谢晦皱了皱眉,说道,“世子是想当一士卒,冲锋在前?” 来军营,不说学习什么高大上的兵法,熟悉军务,才是为将者该做的,就以刘义符出身来讲,他注定是不用上战场杀敌的。 “自古以弱胜强之战,少不了将领身先士卒,以此激励士气。况且,如果有一日真到了走投无路之地,退无可退时,倒不如拼死一搏。” 这些话语从刘义符嘴中说出,让谢晦一时惊诧。 他本以为刘义符只是一时心热,可对方却以长远的角度来说服自己。 谢晦自身都难以与那些普通士卒感同身受,而往日被称为纨绔的刘义符不说能不能做到,光是这份心思,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世子随我来。” 谢晦带着刘义符下了台,来到军阵侧方,命人取来甲胄,长枪,不管刘义符想要做什么,他也得从最基本的排兵布阵开始讲述。 “北方各国以骑兵俯瞰天下,我晋朝立足于南方,因地势陡峭,多于丘岭,放牧蓄马艰难,因此马价高昂稀缺。” 谢晦顿了顿又说道:“再者,中原流民与南人又不善骑术,如此一来,骑军不成规模,无法与北国骑军正面抗衡,要想应对铁骑冲阵,唯借助地势,结阵防守以待。” 谢晦将长枪取过,双手持着,他将左腿跨出,以枪柄抵着地面,枪尖以斜角之势架起。 “对付骑军,大多数步卒皆是以此架设长枪抵御,方阵前列设有两列甲士,持大盾抵御在前,后列士卒将长枪架在盾墙之上,再以少量骑军分布在大军左右翼,以防………………” ………… 时光飞逝,暮色降临,灶房之上,炊烟袅袅。 屋内,张氏正吩咐厨子多备些肉食。 “符儿可回来了?” “夫人莫担心了,世子有祥瑞所护,不过是往军营中走一走……” 街口的变故让张氏难以忘怀,故而总是会胡思乱想。 “娘?” 刘惠媛见娘亲有些忧愁,挤着笑走到她身前,贴了上去。 “饿了?” “嗯。” ………… 西院。 刘义真手握炙烤成火红琵琶腿,大口大口的咬着,仿佛越吃越香,丝毫不在意嘴角的油脂, “不知大哥去那荒郊野岭,能吃上些什么。” 在刘义真的眼中,刘义符此行过去,就是没苦硬吃。 建康多好啊,他听旁人说,天底下没有比建康更好的地方,连长安都比不上。 东吴的底子在,那些懂得治国之道的士大夫也在,比起经营地方,胡人就像是稚童邯郸学步。 所以,治天下的依然还是士大夫,不论是北魏还是后秦,即使汉人在北方地位衰微,可国君却又不得不用。 孙氏这些日子看开了许多,语气缓和道。 “你不喜过苦日子,那就好好读书,看看你三弟是怎做的。” “他都要读成书呆子,太无趣,太枯燥了,孩儿为何要学他?” 听着,孙氏那怒气开始聚集,“不肯练武,又不愿从文,难不成往后就指望着那一千封户,过一生?” 刘义真义正言辞的回道,“一千户够孩儿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娘问你是为这些吗,你能告诉娘,你的志向在哪里?” “大哥只要还在一日,怎轮得到儿?娘还不如让儿……” “在说些什么呢?” 刘裕推开了门,走进屋内。 “夫…夫君来了。” 原先还满脸忧愁的孙氏急忙起身,快步走到刘裕身旁,为其脱去外衣。 “还能说些什么,妾身正忧着呢。” 孙氏挽着刘裕的臂膀来到桌边坐下,将先前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家父刘寄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