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丶六十四玉玺(1/2)
☆丶六十四 玉玺
天聪九年的春节刚过,皇太极便任命多尔衮为统兵元帅,贝勒岳托丶萨哈林丶豪格等为副帅,以正黄旗固山贝勒纳穆泰为左翼,以吏部随政图尔格为右翼,统兵万馀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
大军深入青海却只围不攻,秋毫无犯,这一耗就是半年。这种怀之以柔的政策终使察哈尔十万兵马投诚,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
“啪!”皇太极将手重重拍在书案上,霍然站起,绕过书案走出来,在屋里大步来回走着,平时四平八稳的面容竟显出少有的激动神色。
无悔像往常一样坐在离书案不远的椅子上,与其他贤淑女子不同的是,她手里拿的往往是一本书,而不是针线绣品。当然,她心血来潮时也会绣点东西,只是她更愿意用看书来打发时间。多年前亲手绣荷包的心情已不知在何时消失怠尽了,回想起自己送给豪格的那个“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荷包,心里只剩下心酸。
无悔把视线从书上移开,擡头看着兴奋的皇太极,又将目光转到案上的折子,应该是那个折子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吧。算来,豪格随多尔衮大军出征察哈尔已半年多,也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宫门深似海,宫里宫外的联系几乎没有,真的很担心他,也很想见他一面。只是这样的机会太难找了。
“海兰珠。”皇太极走过来,紧紧握着她的手,慢慢蹲□来,与坐着的无悔平视,眼中是不可抑止的神采。
“海兰珠,你也读了很多书,依你说,多尔衮找到的这枚传国玉玺,是真的吗?”皇太极本就是博览群书丶熟知历史的人,本来完全不必问别人,只是他此时心神激荡,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传国玉玺,制诰之宝?”无悔终於了解皇太极激动的原因。古往今来,有哪个帝王不想得到这枚象征着名正言顺丶皇权天授的制诰之宝!有了它,就代表着你是授命於天的真龙天子,也难怪一向处变不惊的天聪汗激动了。只是,据无悔所知,这枚金镶玉玺早已在后唐灭亡时就失踪了,宋朝赵匡胤当皇帝时就找不到,后来又传说元朝皇帝得到了它,但真假其实难说,很可能是统治者“以假充真”,用来巩固皇权的。
“据说元顺帝逃亡时还带这枚玉玺,这玉玺跟着他就此流落在茫茫漠北,无迹可寻。林丹汗是黄金家族的子孙,代代传承,真保管着这玉玺也未可知。”皇太极自言自语道。
“这枚玉玺太过被世人看重,仿造太多,从秦国至后唐已是千年,再到如今,恐怕……”无悔知道皇太极自有主见,不必她说太多。
“从古到今,无论分裂还是统一,每个称孤道寡的人都自称自己得到的玉玺是
真的,那么如今多尔衮得到的这枚玉玺,是真是假,还重要吗?”皇太极渐渐平静下来,眸中再次射出冷凝的光芒。显然,此时他已把玉玺之事看得透彻了。
皇太极站起身,脚步缓慢得在屋中踱着,目光扫过屋中的陈设,最后定在屋正中书案后的那把椅子上。
“那玉玺上刻着‘受命於天,既寿永昌’,但秦国何等短命!秦始皇受命於天却谈不上什么既寿永昌!他寿命短,他的国家也随之土崩瓦解。这一切,又岂是一枚玉玺能左右的?”皇太极轻声却清朗的说道。
“可见,”无悔接口道:“如果做皇帝的人能稳稳当当的坐在那个位置上,又何必非找枚玉玺给别人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做到这一点,有没有那制诰之宝又有何重要?依我看,只要是万民爱戴的好皇帝,便是用萝卜刻个印,也能通谕天下。”
“好!说得透彻。”皇太极赞赏得轻轻击掌,欣喜得看着无悔道:“我的海兰珠总是能跟我想到一处去。”
无悔笑笑,问道:“既然大汗想得通透,那么,多尔衮此次敬上的玉玺又该如何对待?”
“想得虽通透,但有些姿态还是要做给天下人看。既然号称是真的玉玺,那我也自然顺水推舟。何乐而不为呢!我必会敬而重之将这玉玺收下,然后诏告全天下,也让朱明好好震动一下。只是,这其中的意味,我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真与假不再苦苦查究。”皇太极拉着无悔的手,笑道:“我倒不知你平日还爱看那些书,看样子竟是读进去了,竟也能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有这般见识,当可母仪天下。”
无悔连忙挣开手去,像是被“母仪天下”这四个字烫着了似的。她含着责怪盯了皇太极一眼,转过头去继续看书,不再理他。
“好丶好,是我不对了,不该说这种你最怕听的话。”皇太极太了解无悔的性情,知道刚才那句话是她最不想听的。
九月五日,多尔衮率豪格等大将凯旋班师,随大军还朝的还有备受注目的林丹汗的众后妃与其子额哲班。大军过辽河,皇太极亲率众福晋丶贝勒及文武群臣出迎数十里,迎接凯旋的将士和传国玉玺。
皇太极挺拔得站在高台上,目视沈静得看着班师回朝的八旗将士。他身后半步之外,左手边是哲哲,右手边是海兰珠,她们身后是其他众福晋及贝勒大臣。大军站定后,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情陷大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