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丶八十八定鼎(1/3)
☆丶八十八 定鼎
崇德八年,六岁的福临即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同辅政,继而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顺治元年四月初一,原来支持豪格的固山额真何洛会,告发豪格有怨言,语侵多尔衮,图谋不轨。借此,多尔衮以“言词悖妄”丶“罪过多端”为由,要置豪格於死地。只是由於福临涕泣不食,豪格才免去一死,但被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
四月十三日,清军抵达辽河。明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遣人至清军,报告农民军攻陷北京的消息,并向清军乞援。
四月二十一日,清军一距山海关十五里驻营。是日,李自成亲率二十馀万大军到达山海关,将吴三桂部包围於关城之内,并即刻开始了夺关激战。吴三桂遣使向清军告急。
二十二日凌晨,清军进迫关门五里许,吴三桂见清军至,遂炮轰大顺军,率诸将十馀员丶甲数百骑突围,直驰清营,拜见多尔衮,剃发称臣。多尔衮在军前将吴三桂晋爵为平西王,五月初一日便到了通州。在这前一天,李自成已满载辎重,放弃北京,向西撤退。
五月二日,明朝的故将吏出北京朝阳门外五里,以帝王之礼,迎接多尔衮。多尔衮乘辇入城,升座武英殿,正式接受明朝降官降将的拜谒。
九月,福临入山海关,多尔衮率诸王群臣迎於通州。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豪格恢覆肃亲王的爵位。
十月一日,福临在北京“定鼎登基”,宣告“以绥中国”,“表正万邦”。
============================
寒来暑往,时光匆匆,转眼便过去三年。
皇城东安门内丶紫禁城东华门外是明朝时期的东苑,是明朝皇帝皇子游幸之处。东苑内殿阁林立丶奇石遍布,红花绿树,美景天然。在东苑中有一个与皇宫内廷格局相似的小城,明时称“南内”或“小南城”,城内分东丶中丶西三路,有序地排列着重华宫丶洪庆宫丶崇质宫丶延福宫丶明德殿等许多建筑,这里以前是永乐皇帝为他的皇太孙修建的府第。清军进京,多尔衮的睿亲王府便在这小南城宫殿的基础上改建。多尔衮是大清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的府弟堪比皇宫。
多尔衮派心腹秘密护送无悔,於顺治三年初春到达北京。她被安置在距睿亲王府不远的一条十分僻静的小胡同内。这小胡同因为就在小南城边上,寻常老百姓是不敢也不能住在这里的,所以此地极为安全僻静。
无悔心情十分不好,从盛
京到北京路途迢迢,一路上有多受罪也就不说了,好不容易来了北京,做为从四百多年前穿越而来的人,她是多么想看看真正的老北京啊。可是自从到了这里,仍是被禁足的状态,一步也别想多走,整日只能在小院中坐井观天。
有时候她也想等多尔衮来时,冲他乱吼一通,跟他摊牌,要不就放了她,要不就杀了她算了,这么被关着,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可是她性格历来沈静,这么多年,经历那么多事,如今性子也磨平了,每当烦燥时,她就安慰自己,现在总比多年前在草原时,被格根夫强占好多了。说实话,现在让她大声骂人,她真是不会了。
三年前皇太极驾崩,无悔又大病了一场,尽管早知结局,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却还是心痛。皇太极对她来说,已经不只是历史书上记载的一位名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曾与她朝夕相伴,耳鬓厮磨的人,一个爱他至深的男人。她无法再如看历史那般冷静地面对他的去世。
这种锥心之痛有一次就足够了,她再也无法受得了第二次。她决定,不管怎么样,她也要让多尔衮放过豪格。
无悔下定决心,既然已经不得自由,那么活着或死了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后半辈子真要受多尔衮的辖制,这样不明不白的活着?无悔觉得如果是那样,总有一天她会发疯,要不就是憋死。所以现在她已经不怕付出任凭代价,哪怕是死也在所不惜。
虽然三年前福临在北京登极时,已经恢覆了豪格肃亲王的爵位,但她当时便知道,那只是暂时的,当多尔衮彻底用不着豪格的时候,也就是他命丧之时。而这一天眼看将近了。
无悔细细回想历史知识,如今清军入关未久,面临的敌人还很多,最主要的是南明政权,败退湖北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四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前些天多尔衮来看她时,她得知,多尔衮决定三路出击,由和硕豫亲王多铎攻南明,和硕英亲王阿济格攻李自成,而把最难打的张献忠交给了豪格。无悔心知肚明,多尔衮此举无疑是想借刀杀人,因为四川路途遥远,张献忠以逸待劳,豪格多半会不敌。多尔衮告诉无悔,豪格已被任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大军西征。他说这些话时,十分仔细观察无悔的反应,等着她指责他用心险恶,借刀杀人,但是无悔听到这些消息,显得很平静,神态自若。多尔衮以为无悔已经快死心了,其实他怎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情陷大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