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不折不扣的白月光(2/3)
威武将军府是大周朝的前朝老臣,以前朝皇帝的说法就是,武有谢家,大周自此不必忧心边关战事。
前朝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所表现出的是惜才爱才之人,对待有功者毫不吝啬嘉奖,对错者则是铁面无私,可只要有一些政事上的敏感度,就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前朝皇帝始终都把握着朝堂上的平衡。
文官突出,便就大肆提拔武将。
武将拔尖,便就摁下一头。
外人来看是奖罚分明,内人看得却是朝堂当中的波橘云诡,这也使得前朝的老臣子们都无比会嗅闻风向。
而后老皇帝临近归天,彼时朝中武将已隐隐有了超越文官的冲天之势,再加上威武将军府上阵杀敌的名声在外,边关百姓眼中已然只认武威大将军而不认京都皇室。
这是皇帝大忌。
再加上太子十六,与当时的谢寅同岁。
太子手中权力尚且不稳,为了避免他们李家江山社稷毁於一旦,老皇帝做了一个无比昏聩的决定——他任命谢寅父母领兵追击突厥残兵。
彼时的战争结束还未有半年时间,哪怕是谢家军是铁人也不可能在短短几月之间休整到完好无损,突厥作为草原的游牧之民,在草原上不论是作战能力还是恢覆能力大多都高过谢家的士兵。
更何况,上一次与突厥的交锋战役,是险胜。
若是此时追击,无疑是叫谢寅的父母去送死。
可谢寅的父母去了,在去之前,还归还了能掌管军队的虎符,表明谢家绝无反叛之心。
这是明晃晃在打老皇帝的脸面。
可皇命覆水难收,谢家军除却数十位留在京都照顾谢寅的家兵,全军覆没。
老皇帝为了不失民心,在归天前便就下了命令:谢家决不允许发丧,也不许有啼哭声。
据说在接到这旨意后,谢寅急火攻心,喷了一口血,自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日况俞下,一年过去,竟然就需要用到参汤吊命。
这参汤吊了也不过是几年时间,在谢寅二十岁的时候,他便因重病而逝。
最可笑的是,老皇帝为自己儿子打了许多算盘,结果前太子继位不过两年时间,整个东宫的人从皇后,再到前太子自己,接连因病薨逝。
独留下了一个五岁稚子。
为了不让天下大乱,当今太后玄太后以雷霆手段清扫朝堂,最终扶持真正的皇室血脉——那名五岁的稚子上位。
随后,玄太后便就垂帘听政,这一听,就是数十年时间之久。
算算时间,小皇帝现在应当还是刚继位。
上辈子唐家最后被满门抄斩的旨意也是从这位玄太后手下出来的,玄太后背后的家族又是丞相,自古以来,正副两级都是各看各的不顺眼,若是说唐家的覆灭没有这位太后的手笔,唐演是半点不信。
除却这些众人都广为熟知的愿意外,唐演对谢寅的了解还来自一个人。
那就是当今小皇帝的三皇叔,李昭。
说来此事也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当年自己刚回到京都,人生地不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恐惧与好奇。
特别是在他的及冠礼上,他本就是不受宠的庶子回京都举办,别说是参加及冠礼的人,就是充场面送来的礼物单子,都寒酸到能让人倒牙。
毕竟唐家人在早十几年里,表现的确实是对他这个庶子不太上心。
唐演记得很清楚,管家拿着一张礼单,礼单上面只零零散散写着几项礼物。
其中大部分一眼看过去就是从库房里面拿出来搪塞的,对唐演没有帮助的东西。
唯独有一项礼是——一箱可以拿出去卖掉的女子首饰以及金银珠宝。
赠送礼物的人似乎还怕他多想,特意在礼盒的夹层里面留了一句:赌约,卖了可以当前花。
平心而论,当时的唐演刚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家中的人都还没认全认亲的时候,银两就是唐演最好的傍身物。
天知道当时的唐演有多感动。
在及冠礼结束后,唐演就暗自开始调查起来有关於那送一箱子珠宝的人的消息。
京中会如此直接简单粗暴的人不多,而当时的李昭却恰好在会做出这样事情的人的名单上。
李昭是由宫中一名宫女所出,身世实在是算不上光彩,在宫中也不太受人喜爱,在其他前朝皇子都领了封号前往封地的时候,他这名前朝的三皇子却像是被人遗忘了。
也许是真的没有人还记得他,也有可能是他自己请示不离京城,一辈子当个闲散皇室。
可他偏偏在波橘云诡的朝堂之间云淡风轻地留了下来,但留在京都,就意味着他所有的权力与财富都要受到皇家的监管。
彼时的唐演单纯就是个从乡下来的,一心就认定了这人应该就是他要找的“送人及冠礼送一箱金银首饰”的耿直人。
直到后面唐演与李昭此人深交,才发现李昭即便是受人挟制,可也不至於会在人及冠礼时送一箱明晃晃的金银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后我泡了前夫的白月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