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七章 吴贤寿辰(2/3)
,你送给谁,那是你的事情。”四个人嘻嘻哈哈走进了县学的大门,夹在人潮中进入了右院。明伦堂的前方,青石板铺就的大院子里,沾满了人,他们三五一群,小声议论。明伦堂里,掌灯结彩,远远可以看见里面人影晃动。“怎么这么多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拜寿呀?”陆良看着前面望不到边的人头,懊恼地说道。“大哥,要不要我去冲一冲,只要我一亮拳头,这帮家伙绝对老老实实让路。”袁方坏笑道。“不用袁公子动手,我去就行了!”王开在后面亮了亮铁桶一般的胳膊。“放肆。这等地方,你们哪能胡闹!石头,带着王开出去到院外等我。”陆良生怕王开和石头闹出什么事情来,便把他们两个人打发了。四个人排在队里,正在为排队烦恼,忽然看见唐伯虎摇着扇子晃悠悠地走向明伦堂。“这家伙怎么会在这里!?”看着唐伯虎,陆良有点眼直了。“为什么唐伯虎这家伙在这里!?而且还不用排队!?”郑光拎着前面的一个书生的衣领喝道。“唐寅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老师说不管任何时候,他都无须通报即可和老师见面,故而不需要排队。”那书生被郑光勒得差点没喘过气来。“奶奶的,原来是特殊待遇呀!”陆良有点气愤了起来。但是气愤归气愤,看着前方的长队,陆良还是无奈起来。“这不是君则吗?是来给吴贤那老东西拜寿的吧?怎么排在这里了?来来来,和我一起进去!”就在陆良垂头丧气的时候,一个老头的声音传了过来。陆良看到这个人,顿时内心一片明亮,而庭院里的众学子看到这个老头对待陆良如此亲密,纷纷呆了起来。#############收藏能不能在提升一点了?各位大大,不然俺裸奔了哦!呵呵
吴县县学。宋朝景初年间建立,元朝时经过一系列的大建,到了明朝的时候,建射圃、华亭、天灵殿等等,到了成化末年,成左右两进大院子,占地广大,成为苏州城中一处最有味的地方。吴郡人尚文风,所以在对文化建筑上,还是舍得花钱的。苏州城有三个地方,是吴郡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肃然起敬的,第一当然是府学,苏州是个生产进士、状元的地方,台下才,六成出自府学之中,所以苏州府学,也就成了苏州城人心中最有分量的地方。苏州下辖七县,各县皆有县学,其中吴县和长洲两县学为全府学子向往之地,也是苏州七大县学的上上之地。但是相比来说,吴县县学无论在名声上还是在出来的人才上,都要高于长洲县学,所以,有“入吴县学可着蟒袍”的说法。吴县学,左院为正院,也是最大的一个院子,大门叫灵星门,高三丈有余,入门来,有大成殿,乃是吴县学的主殿,左有杏坛,坛右有慈湖杨先生祠,殿右有射圃,射圃后有半池,皆巍峨肃穆,乃是县学平时祭祀举行典礼的地方。殿中供奉着孔子像,每日早晨,先生都会领着众学子进殿朝拜一番。右院比左院大得多,主殿为明伦堂,乃是先生平日讲学上课的地方,明伦堂前乃是大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一东一西两殿,东殿为升俊殿,西殿为毓德殿,是平日里上小课的地方,和明伦堂正对着的,是先贤祠,里面供奉着苏州的先贤,比如范仲淹、范成大等人。明伦堂右有藏书阁,内有藏书万册。会馔堂在日升殿东,就是县学的食堂。会馔堂北,则是大面积的散房院落,里面住着的都是县学里面的先生。这一日,吴县右院里热闹非常,里面人来人往,手捧礼盒,呼朋唤友,人声鼎沸。“我说老刘,这县学今日是怎么啦?往日里安静得很,书声朗朗,今天却怎么热闹得像集市一般?!”“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今天是吴贤吴原皓吴老先生的生辰,吴老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连贺知府都是他的学生,当然要热闹了。”“说得也是,别的不说,只凭他乃是吴宽吴老头的弟弟,别人就不得不高看他一眼了。”……吴县外,摆小摊的、打把式的、南来北往的,看着热闹无比的县学,议论纷纷。吴贤的生辰,可不是谁都能参加的。首先必须是苏州有名的人,比如苏州府的各位高官显贵,然后就是苏州知名的文人雅士,最后,就是县学里的吴老头的学生了。吴贤一生,为人宽厚,性情温和,多有德名,在苏州素有名望,所以前来贺寿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光县学门口的轿子就挤满了一大街。陆良跟在一帮学子的后面,他的旁边站着的,则是郑光、袁方、张灵三人,王开和石头在后面拿着东西,东张西望,眼都不够使了。吴中四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浮生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