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齐聚鸡鸣寺(1/2)
高贵如太子和汉王都跪在这里,下面的官员们自然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是,这些官员与两位王侯之间,却刻意拉远了一些距离。
炎炎烈日之下,朱高煦汗水淋漓,顺着脸颊不断流淌。
此时,一名太监手执阳伞,迟疑着要不要过来。
朱高煦眼前一亮,急忙向那太监招手示意。
“快过来,快!”他催促道。
朱高炽却连忙制止,“别撑伞,别撑伞,快别过来!”他挥了挥手。
朱高煦却不乐意了,大声喝道:“我叫你过来,听见没有?!”
“快走!快走!”
“他是听我的!”
两边争执不下,场面一度尴尬。
“我已吩咐过让他离开,难道你没有听见?”朱高炽语气冷淡地问道。
“我说大哥,这天气热得让人窒息,稍微休息一会儿有何不可?等到父亲召唤,再让这伞撤去不就行了?”
朱高煦带着几分不满瞥了朱高炽一眼,心想自己可不会那么愚蠢。
“你……”朱高炽欲言又止。
朱高煦冷哼一声,随后向那名太监招了招手。
“快过来,快点儿!”他命令道。
太监撑着伞,小心翼翼地走近,为二人遮挡烈日。
朱高炽无奈地摇头,对这位弟弟的所作所为感到越来越失望。
朱高煦双手叉腰,不满地盯着朱高炽,“这么热的天气,别人也不会知道,何必要这么认真?”
他对大哥的这种一本正经的模样感到厌烦,总是仁义道德。
朱高炽目光锐利地看了他一眼,指责道:“老二,不是我要说你,你的性格就是这样,即便是天大的权威也难以改变你那顽固的本性。”
朱高煦听后不悦,怒目而视,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哪里不对了?”
“你真是,连最基本的礼数都忘了吗?”朱高炽叹息着说道。
他对这个弟弟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在他们的母亲仁孝皇后在世时,还能约束住朱高煦。
但自从皇后离世,朱高煦便愈发傲慢无礼。
毕竟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让他志得意满,行为举止间不免流露出一股桀骜不驯。
朱高煦闻言立刻不悦。
“提起规矩?那前夜父亲持剑之事,你急欲夺剑的行径,难道就符合家族的礼仪吗?”
他对那晚的事显然耿耿于怀,此时提及,显然是想给兄长施加压力。
朱高炽一时语塞,但旋即他摇头轻叹。
“那晚的情况,你我都心知肚明。父亲盛怒之下,欲取你首级,我岂能坐视?我之所为,难道不是情急之下的必然选择吗?”
朱高炽目光坚定地望着弟弟,“你我手足,我如何能对你下手?”
“我观四弟,此刻并未在此,不若敞开心扉,若他确实无心于太子之位,我倒觉得你接替是再合适不过了。”
朱高炽缓缓开口,又言:“父亲常言,‘世子体弱,尔当自强’。”
“这话我都听腻了!”朱高煦摇头叹息。
在大明,居太子之位非易事,对朱高炽而言,更是艰巨。
他内心深处,实不愿承担这份重担。
若能借此事卸下太子之责,他倒是愿意的。
外界看似光鲜的太子之位,唯有身处其中,方知其艰辛。
十个月来,尽管国势平稳,他却为国家耗尽心血。
尤其是在父皇征战之际,他更是严谨治理国内。
即便如此,财政仍旧紧张,他也无可奈何。
父皇征战需资金,他又要监理国事,太子之职,实非易事。
听闻大哥朱高炽之言,朱高煦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语气淡然地道:“大哥,这种话还是不要轻易出口,此后也不必再提了。”
“若父皇真令我远赴云南就藩,山高皇帝远,恐我兄弟日后,再无相见之机。”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兄长的依恋和不舍。
朱高煦这番话,不知是肺腑之言还是权宜之计。
显而易见的是,他已知自身难保,前夜引发的骚动,父皇必然不会轻易放过。
至今尚未被皇帝召见,便意味着龙颜大怒尚未平息。
朱高煦靠近,紧紧握住太子朱高炽的手。
“大哥,若你真当我是一母同胞的弟弟,待会儿面圣时,请为我说两句好话。金豆子你尽管开口,我定倾囊而出,你看如何?”
他语气诚恳,心中实则悔恨交加。
若早知如此,前夜就不该鲁莽踏入奉天殿。
如今,唯有太孙能助他平息父皇的怒火。
朱高煦虽已悔过,但知悔无用,当务之急是让父皇息怒。
“哦,你们还在这儿跪着呢?”
一个带着轻笑的声音,突然在他们的背后响起。
朱高炽与朱高煦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对话,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来者。
只见一位腰悬笛子的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他朱棣四子,当世活阎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