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4章 庆功宴上意外生(1/2)
朱高燧探究地看向朱高煦,开口询问:
“二哥,你有什么打算?”
朱高煦神情坚定,指向奉天殿的方向: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明路,不能再盲目下去了。”
他目光一转,好奇地盯着朱高燧:
“三弟,你还有什么瞒着我吗?”
朱高燧连忙摆手,语气坚决:
“哪里的话,我并任何隐瞒二哥的,我可是‘汉王党’。”
两人相视而笑,那份默契不言而喻。
朱高煦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
“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的!”
对于朱高燧自称“汉王党”,他显得颇为自豪。
朱高燧也笑着回应,但心中却在暗中筹划。
而此时,奉天殿科举庆功酒宴已达高潮。
朱棣忽然展露笑颜,心情显然转好许多。
“你们能上榜,的确不简单。”
朱棣乐呵呵地称赞道。
“那么,朕就来见识一下,大明的文才英杰究竟是什么模样!”
他面带微笑,一边说一边迈步走了下来。
曹斌和杨伦纷纷抬头,朱棣目光扫过甲等的后两人,转而看向了第一名——于谦。
于谦依旧沉睡不醒,朱棣见状,不禁微微蹙眉。
朱高炽对于谦的才华赞叹不已,他曾仔细品读过于谦两次应试的文章……
真是文采斐然,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此刻,面对酩酊大醉的于谦,他感到颇为棘手。
他未曾料到,这位才子竟醉成这般模样。
心中推测,于谦或许是太子朱高华的亲信,这一点让朱高炽焦虑不安。
他深知于谦的潜力,预见到他未来可能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
因此,今晚他绝不能坐视于谦出任何意外。
朱棣这时开口询问于谦的酒量,只见于谦迷迷糊糊,反应迟钝,似乎尚未从醉意中清醒。
“莫非你欲成为我朝的李白,追求诗仙之境?”
朱棣半是调侃地问道。
这句戏言引得在场众人忍俊不禁,笑声中,朱棣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了他的儿子朱高华。
“昔日你以诗仙才华闻名,亦得太祖高皇帝的青睐,日前你所赋《老虎下山图》之诗,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老爷子带着赞誉的语气说道,朱高华只是淡然一笑。
“全凭侥幸罢了!”
他回答时,脸上尽显谦逊之色。
“这位恐怕是你门下的宾客吧?瞧他这副醉态,你难道就任其如此?”
朱棣好奇地询问道。
“实际上,他之前曾在燕王府中与我共饮,未料老爷子您要召见,我也无可奈何。”
朱高华叹息道:
“若实在不妥,我让他稍作清醒,再与您对话如何?”
“不必了,我没醉,真的没醉……”
于谦连忙摇头辩解。
“既如此,你还没解释为何会醉成这样?”
朱棣语带戏谑,继续追问道。
他本想看于谦如何应对,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番感慨。
“回皇上,我是因为河南、山东两地百姓的困苦而借酒浇愁。”
于谦语气平静地回答道。
听到这样的答复,老爷子不禁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谁料在这欢庆之际,他心中仍牵挂着山东河南的灾情。
那里正遭受旱灾的肆虐。
固然有许多官员在积极救援,纷纷伸出援手。
但这位新科及第的才子,竟也如此忧国忧民,让朱棣对他好感倍增。
于谦喃喃道:
“我见百姓受难,不禁借酒消愁,竟至沉醉至今。”
“你真的前往过河南和山东?”
朱棣探问道。
“是的,考前一日,太子殿下携我飞赴灾区,因此我见到了那里的困苦。”
于谦言语间仍有些许醉意。
众人听闻此言,无不面露惊诧之色。
他们忆起那夜空中的人影,分明是朱高华携人飞行而过,却未料到同行者竟是于谦。
一时之间,众人默然,心中既感惊讶,又对于谦的忧民之心自愧不如。
“好,你能有此等情怀,足见太子眼光独到。”
“既然如此,你酒后的失态,朕便不再追究。”
“今宵良辰,何不以故乡之情,各自吟咏一首五言古风,或追忆乡愁,或缅怀亲情?”
“为这美酒佳肴,添一抹文采风流。”
朱棣悠然提议道。
旁边的朱高炽却显得有些忧虑。
“皇上醉意朦胧,此时赋诗,恐怕不甚适宜?”
他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谁准你多言?”
“你已不是储君,难道不知分寸?”
朱棣反问,语气冷峻。
朱高炽语塞,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默然退下。
“你且退下,太子尚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他朱棣四子,当世活阎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