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 生死总归蝴蝶梦(1/2)
第53章 生死总归蝴蝶梦
鸿声断续,清天杳远,柳影萧疏。秋日的清寒,似乎只要一瞬间就能覆盖整个世界。
这幽州的开元寺塔虽高,却只是一座普通的木塔,不似岐州的开元寺塔,有王维留下的壁画。那年看了他作画后,在黄花川的青溪水畔,我面对着他,在河沙上写下苏轼对他“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的评价,做了跨时空的两位才子交流的媒介。
那些记忆,如今都转成萧索。裴公的回信到了,果如安重璋所料:养父云他心意已决,且这场婚事经圣人首肯,已无毁约的馀地。除此之外,他又说了许多李适之如何堪为我良配的话。
我懒懒倚在佛塔第七层的柱子上,瞧着秋日照耀下的大地。即使到了这一刻,我还是无法不想到他的句子——“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那时我们在凉州。他作为节度判官,随着崔希逸去走马,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看到武将们打猎。他极为兴奋,接连写了《出塞》和《观猎》两首诗。
后人只知他王维是“诗佛”,是很“禅”的,很“淡泊”的,是一个“山水田园诗人”。可谁知道他写下“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时,眼中闪过的浓烈激情呢?谁见过他吟出“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时,眉间凝聚的英发意气呢?
王维,从来就不止是一个书生,一个所谓的“诗佛”。钱锺书老先生说他是“小的大诗人”,何其不公。
即使到了此刻,我仍然在为他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而感喟。只可惜,他的生命再广,终究容不下我的存在;他的生命再深,终究深不过我与他之间,被现实划下的巨大鸿沟。
我低首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这是我当年初见他时,所穿的白色衫子丶鹅黄襦裙。虽然我十分爱惜,但毕竟十年已过,襦裙已有些掉色了。我着意将它熨得平整,穿在身上,仿佛又回到了酒楼初会的下午,又看到了那个仿若刚刚从乌衣巷里走出来的闲淡身影,又听到了崔颢向别人介绍他“阿妹”的话语声。
崔颢会很难过罢?
但我……顾不得那么多了。在唐朝折腾了这么些年,实在有点累,有点没意思。
一阵大风吹过,吹得我的脸很疼。我捡起一支炭笔,在墙上信手而书:
“霜天欲裂满城风,谁在山河浩气中。韩子文章伤苦贱,魏王谈吐漫浑雄。三更缥缈君如月,半路蹒跚我似蓬。拟续八哀才力短,唯将清泪送高鸿。”
我站起身来,走到塔边。秋风吹动我的衣角,天地广袤,远处的西山露出苍翠的轮廓,遮蔽了我向更远处投去的视线。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如果跳下去,是不是就可以回到21世纪?回到那个没有王维,可以让我静心做回一个学生的地方?
“阿妍,你可否先听我弹一曲琵琶?我还不曾为你弹过琵琶。”
有人在我背后说话。
隔了半晌,我才缓缓回过头去。面前的男子一身青衫,衣上征尘犹在,嘴唇干燥,眼中血丝分明。他向我伸出了右手。
那只手就那么悬在半空中,像是一个让我回到尘世丶回到大唐的召唤。
我没有动。
“我八岁起学琵琶,至今三十二年,较你的年岁还要多哩。我极擅琵琶,你要信我。听我一曲,可好?”他絮絮叨叨地说着。
我从未见过他这样啰嗦。
“我家阿母也很惦记你。她问你去哪里了。阿琤——她出嫁之后,你还没有见过她罢?她怀了孩儿。”
“我今夏吃到了荔枝。荔枝虽是新奇,可我看也没什么好的。我依旧更爱樱桃。只是,樱桃吃得多了,容易内热。”
“我看中了宋之问的一处别业,嗯,就是武后朝的那个宋之问。别业在蓝田的山谷里。谷里的河水蜿蜒流淌,有如车辋辐辏之状,故称辋河,山谷就叫辋谷。”
“我在终南山里,得了一首新诗,自家甚是得意,我诵与你听。‘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我是真心恋慕李台主的。”我打断他。
他顿了顿,随即笑道:“你恋慕谁也好,我只想——我只想要你先下来,听我一曲琵琶。”
“你我之事,已成过去。我早已不喜欢你了,你走罢。”我加重了语气,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听进去。
我若是死了……而李适之又发现我与他的关系的话,说不定会为难他。是以,我不如与他早早切割清楚,让他离开。
王维苦笑道:“阿妍,便是你不喜欢我了,难道我便能看着你轻生吗?再说,”他艰难地一顿,“——我喜欢你啊。”
“你住口!”我厉声斥道,“你走。”
王维恍若未闻,踏前一步,朗声说道:“阿妍,你不要轻生——就算是为了我对你的心意。你那日在凉州大云寺的塔上曾说,‘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你可都忘了么?你可要长长久久地康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