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9章 笳声万里动燕山(伯禽)(1/4)
第89章 笳声万里动燕山(伯禽)
父亲李白喜爱游历,亲友无不知晓。伯禽随他到过一些地方,但来幽州还是第一次——更何况,还是受人挟持而来。
幽州乱起,父亲远在金陵,担心伯禽所在的东鲁受到战火波及,托了一位姓武的友人来接他和天然。孰料那位友人刚寻到他家,便有两名胡人武士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将他们带走。
他们将伯禽兄弟俩带到了北方。
河北大部分郡县早在安禄山起兵之初,就已纷纷归顺。因此,经过这些郡县时,伯禽看到的,反而是一片几乎算得上平和的景象,心中的惊疑越来越重。天然年纪还小,不懂得害怕,睁着眼睛四处乱看,又悄声说:“大哥,这里比东鲁繁华哩。”
父亲写过“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伯禽到达蓟县时是正月,虽然寒冷,却没有见到轩辕台上的飞雪。
他们被安顿在一处馆舍里。直到下午,才有一个纤细的身影打起帘子,走进门来。
“你们是初次来幽州。”女子语气笃定。
女子肌肤雪白,眼窝微陷,典型的胡女容貌。这种相貌并不耐老,她眼角有些浅淡的纹路,年纪显然已经不小了。但岁月未能钝化她的气韵:她的容貌,想必在盛年时极为艳丽,此刻也还是很有几分凌厉。
伯禽张了张口,想要质问这个女子,却只低声答道:“是。”
他胆子向来不大,虽然被带到幽州的途中没受伤害,但如今深入贼兵的后方,怎么可能不害怕?况且他一路操心幼弟,只怕天然说出什么话来,惹恼了那两个武士。
听到他的“是”字,女子扑哧笑了,打量了他几眼,摇头道:“不一样,不一样!”又伸手去拉天然:“我带你们走马。”
伯禽望着女子的笑容,心头忽然闪过一丝似曾相识的奇特感觉。
他……见过这个女子吗?
“走马?我要去,我要去!”天然眼睛一亮,叫了起来。
女子压根没给伯禽回绝的馀地。她叫来两名武士,分别带着二人,骑马出了城。
原野上白雪皑皑,更显广阔。天边几缕流云,慢悠悠地从山后流过,蜿蜒雄壮的山峦在冬日冷冽的阳光中,分外有一种雄浑气派。
“那就是燕山。”女子扬鞭一指。
她说话时,正有一缕笳声,远远地响起。笳声粗犷,调子大开大合,倒也应了这天高地广的景象。
天然眨了眨眼:“燕山?”
“大燕的‘燕’。”女子道。
伯禽刚才坐在武士的后面,被马儿颠得头晕,大腿内侧也有些疼痛。他皱了皱眉,道:“不及泰山高峻。”
“大燕”是安禄山自定的国号。
而泰山则是历代帝王——也包括当今大唐天子——封禅之地。
女子笑道:“仅以高峻而论,泰山未必及得上燕山。只是,泰山四周齐鲁大地皆是平原,泰山在一片原野之中拔地而起,世人便以东岳为尊贵高拔,也是应有之义。”
伯禽沈默了一会。他总觉得,女子话中还有其他的意味。
女子说得兴起,继续道:“贤尊曾写诗道:‘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又道:‘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的高峻,也胜于泰山多矣,只是僻处蜀中,外人无缘一见罢了。若孔子生于蜀中……”
“那么孔子便不是登泰山,而是‘登峨眉而小天下’了?”伯禽接话。
女子顿了顿,语调微凉:“那么孔子便不能成为孔子了。”
“你如何记得我阿耶这许多诗?我都记不得这些。”天然走到一匹矮小母马旁边,好奇地摸着小母马的头。
女子没有回答,只是走过去,将他扶上了马。天然人小腿短,双脚放下时却正好稳稳踩在马镫中,显然这副马镫是专为身量未足的儿童打造的。
她思虑周全,行事细致,虽然言谈古怪,却似乎对他们没有恶意,本该是友非敌。但此处毕竟是安禄山所据的幽州,这女子行事却能如此随意,想来是叛军中的人物。
伯禽思绪混乱,却见女子向他伸出手来。他摇头谢绝,自己扶着马背,擡起左脚去踩马镫。但他忘了上马时要抓住缰绳,马儿不受控制,自顾向前走了两步,伯禽难以平衡,踏入了马镫的左脚随之前荡,而身体则向后栽倒。他一声惊呼尚未发出,就觉腰部已经被人大力扶住,那人又将他右腿一拉一送,手法极快,再一扶他后背,他就已端正坐在了马鞍上。
行动之间,她衣上的香气飘入伯禽鼻端。香气清冷,非兰非麝,伯禽心里一阵惘然,无端又生出了那种幽微的熟悉感,却辨识不出。他忽然发觉自己嗅那香气的举动过于专注,脸颊顿时泛起绯色,口齿艰难道:“谢……谢娘子。”
女子命两名武士各自牵着伯禽和天然的马,又稍稍整理裙裾,一翻身,上了自己的坐骑:“你叫什么?”
“我姓李,名伯禽。”
女子挑眉:“鲁地的新泰县,乃春秋时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