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01章 广交会(1/2)
接下来的日子,周守义自然又是回归课堂,毕竟年底拿到毕业证才是他的主要目标。`h/u~l¨i*a!n^b!o′o-k?.^c+o_m-
时间眼看着进入了11月份,这天在食堂吃饭的周守义,突然听到几位教授正在谈论秋季广交会的事情。
不过他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没什么交集。
毕竟现在的交通可不怎么发达,广州离西九城又实在是太远,而且他和进出口部门也没什么交集。
下午上杨老师的国际贸易课时,没想到杨老师主要说的竟然就是广交会的事情。
大名鼎鼎的广交会,周守义自然是早就听说过。但他却不知道,在1957年4月,就己经己经举办了第一届春季广交会。
而杨教授的解说,让他对广交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华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
为打破封锁、获取外汇,粤东省外贸系统于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三次举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为广交会的诞生奠定基础。
由周总理提议,命名为广交会后,1957年4月第一次举办,就成交了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现汇收入的20%,成为新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墈+书?君? !勉¢肺+粤+犊*
“在坐的各位都是贸易专业的学生,虽然大家以后不一定做这个行业。但广交会作为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最大窗口,大家一定要有所了解。”
“而且,你们中间要是有成绩出色的。说不定学校会推荐你们,参加明年的春季的广交会。”
杨教授的讲话,不禁让周守义心中一动。
他倒是很想去参加一次广交会,毕竟那里算是当下华国的经济最前沿。还可以接触到全世界各地的信息。
而且说不定还能有机会去一趟香岛。
明年他要是去了红星物资公司之后。就有了许多物资的采购权与售卖权。说不定去参加广交会后,还能找机会赚点外汇花花呢。
杨老师也许是随意讲讲,激励一下他的学生们。但周守义对这事儿确实上心了。
接下来几天,他没少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广交会的事情,偶尔还会去请教杨教授。
杨教授很奇怪,自己只是为了给学生们普及普及知识,没想到周守义会对广交会如此上心。
“周同学,你对广交会很感兴趣吗?”
“不瞒你说,杨老师。¨7~8*x,s\w?.+c,o*m,我年后会被调去一家物资公司……。说不定可以通过广交会挣点外汇。”
“那你可得好好的学外语。毕竟以你们物资公司的规模,估计很难请得起翻译。”
杨教授这话倒是没有说瞎说。以红星物资公司的规模,别说请翻译了,都不一定有翻译愿意去。
不过,杨教授却没有跟他深谈通过广交会挣外汇的事儿。可能是觉得他异想天开吧。
毕竟现在红星物资公司才刚刚建立,还没有形成规模。就算是有规模了,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处级单位。
跟广交会上各大国企,央企相比来说,连个小蚂蚁都算不上。那么多大企业碰的头破血流,都挣不到多少外汇,他一个小小的物资公司又能有多大的建树。
不过他没在意杨教授的态度,没有成绩之前,说什么都是虚的。只是我行我素的,继续了解广交会的具体情况。
进入了11月份,天气越来越冷。幸好周守义提前把自家的煤都买好了。各个院儿里也都放了一些蜂窝煤,交给林文照看着。
另外,前一段时间,周守义还给自己的各个女人,都送了足够的布匹和棉花,让她们都能穿上新鞋和新棉衣。
另外还给他们各家补了一些煤票,让她们不至于受冻。
尤其是张明月那里,他俩的关系己经摆在明面上了。除了没当着她家老太太的面,做些过火的事外,其他都己经不言而喻了。
而老太太也己经心知肚明,对张明月带回来的东西从来都不闻不问。
这老太太可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自家现在的情况。张明月靠上了外面的男人,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毕竟她家还有两个孙子要养,闺女也还在上学。更何况张明月的工作还是周守义给找的。
她现在应该己经默认了二人的关系。而且心里还庆幸张明月找的是周守义。
最起码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平时也没少照顾他们家,从吃喝到穿戴,啥啥都有。就是自家儿子活的时候,也不一定能过上现在的生活。
何况张明月年龄不大,长的也不差。活不下去了,另外找一个男人也是迟早的事儿。
要是真找了一个街溜子,或者是没本事的。就算张明月贴上身子,自家也好不了。
所以,周守义每次到她家,老太太不仅不会对他冷脸相待。而且还会好吃好喝的招呼着,虽然那些东西都是周守义带来的。
除了自己正式的女朋友,每人给置办了新棉衣,新棉鞋子之外。就连交易关系的梁拉娣,周守义也给了不少棉花和布,足够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