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铁厂复兴(2/3)
加上高强度、高风险劳作环境,人员流动性大,关键岗位缺熟手,增加培训成本与生产风险。
资金方面
周转压力大:设备更新、技术引进需巨额资金;日常原料采购、水电费支出、员工薪酬发放等,让流动资金吃紧,稍有延迟付款,就面临断料、停机或员工罢工。
融资困难:旧厂资产负债率高、信用评级低,银行贷款难获批;寻求合作伙伴投资,对方因厂子现状望而却步,资金注入渠道狭窄。
市场方面
份额流失:老旧设备致产品质量、产量不稳定,交货期常延迟,老客户被竞品抢走;开拓新客户时,品牌口碑不佳、产品竞争力弱,难以打入优质市场。
行情波动:钢铁市场供需与价格变化频繁,旧厂信息获取滞后、产销调整慢,行情下行时,库存积压,资金回笼艰难。
安全方面
安全隐患丛生:老化厂房、设备结构不稳,线路老化、防护缺失;工人安全培训不足,违规操作频发,稍有不慎就酿安全事故,威胁员工生命,冲击厂子运营。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人才和设备两方面
小六在面对铁厂人才短缺问题时,可谓绞尽脑汁,跟着芳蛋的指引想出了一系列办法:
内部挖掘与培养
技能培训提升班:小六利用村里的闲置教室,在铁厂内部组织了技能培训课程。他亲自邀请了一些退休的老技术工人,还有邻村小工厂里经验丰富的师傅来给铁厂工人授课。从基础的机械原理、金属加工工艺,到先进的焊接技术、模具制作方法等,逐步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对于学习进步快、表现突出的工人,小六设立了专门的奖励机制,不仅给予物质奖励,还在晋升机会上优先考虑,大大激发了工人们的学习积极性。
师徒传承制:小六安排厂里经验相对丰富、技术较为熟练的老工人,与年轻工人结成师徒对子。让老工人在日常工作中,一对一地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巧,使年轻工人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熟悉并掌握铁厂各个环节的工作技能,形成技术传承的良好氛围。
外部人才引进与合作
广纳贤才:小六在周边城镇张贴招聘启事,明确列出铁厂所需的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一些特殊的专业人才,小六甚至亲自登门拜访,向他们阐述铁厂的发展潜力和自己的宏伟蓝图,诚挚地邀请他们加入。
校企合作:小六积极与附近城市的工业学校、职业院校取得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他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让学生们有机会在铁厂进行实践操作和学习;同时,学校为铁厂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根据铁厂的需求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毕业后直接输送到铁厂工作,为铁厂注入新鲜血液。
小六使用的吸引人才加入铁厂的宣传语:
“国营铁厂焕新章,技术贤才展锋芒。待遇优渥酬壮志,共铸辉煌岁月长。”
“铁厂熔炉燃希望,广纳英才能领航。创新舞台待君舞,携手同创谱荣光。”
“老牌铁厂新机遇,求贤若渴盼君栖。丰厚回报助梦起,共赴繁荣志不移。”
“铁厂招工纳贤良,发展之路正启航。福利优厚前景广,在此成就大梦想。”
小六毫不退缩,他开始了手把手的教导。从最基础的车间流程安排,到原材料的采购规划;从人员的分工调配,到产品的质量把控,小六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环节。整整花费了一周的时间。
小六刚松了一口气。
铁厂的设备皆是多年前的老古董,故障频发,严重影响生产进度与产品质量。
厂里的工人大多只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一涉及到账目计算、成本核算、市场分析这些需要动脑的工作,所有人都面露难色,只能依靠小六一人。
小六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满桌的账本和生产数据冥思苦想,年仅十岁的他,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忧愁,感觉压力如山般沉重,似乎都要将他小小的身躯压垮。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因为他承载着整个铁厂复兴的希望,背后是乡亲们殷切的目光和铁厂众多工人家庭的生计。
在铁厂复产的这两个月里,小六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领航员,驾着这艘千疮百孔的“旧船”,在惊涛骇浪里奋力前行,硬生生闯出一条扭亏为盈的航道。
破晓时分,天边晨光熹微,铁厂的机器早已奏响忙碌的序曲。小六的身影穿梭在各车间,双眼布满血丝却透着矍铄的光。设备区,老化的器械嘎吱作响,维修师傅们满脸油污、大汗淋漓,小六蹲在旁,紧盯维修进度,不时递上工具,嘴里念叨着技术要点。矿石开采区,他手把手指导新手爆破工计算炸药量;选矿车间,又跟磁选师傅钻研如何提升选矿纯度,每个细节都牢牢把控。
为了节省资金,小六成了“谈判专家”。跑原料市场时,鞋底磨破了好几双,面对供应商的刁难,他不急不躁,掰着手指头算成本、讲前景,磨破嘴皮,硬是将关键原料采购价压低近两成。销售端,他背着沉重的钢材样本,奔赴各大城市。在建筑商的冷脸与质疑前,小六拍着胸脯保证质量,承诺交货期,饿了就啃干馒头,累了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子的一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