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1章 一剑封喉(1/3)
故事说到这儿,想必我们都应该清楚石介的政治智商有多高了。+j.i_n?w-a!n`c~h/i+j/i?.^c?o!m!对于此人,他的老师范仲淹对其有过一番透彻的评价。
在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四人相继被赵祯选入谏院后,他们曾经集体向范仲淹举荐过石介,他们想让石介这个当代名士、这个道学家、这个满腹经纶的当世大儒也进入谏院任职,如此便可让君子党的势力和影响力变得更为强大。但是,范仲淹当场就否决了这个提议,他基于自己的识人眼光以及对石介多年的了解说了下面这一番话:“石介刚正,天下所闻,然性亦好为奇异,若使为谏官,必以难行之事,责人君以必行。少怫其意,则引裾折槛,叩头流血,无所不为矣。主上虽富有春秋,然无失德,朝廷政事亦自修举,安用如此谏官也。”
范仲淹的意思就是说石介为人太过刚直且喜欢走极端,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非成不可,更是会强人所难。此人如果做了谏官,那么一旦皇上不同意他的奏请,他必然会对皇上死缠烂打,甚至是会叩头流血以谏,总之就是他为达目的会不死不休。这种人怎么可以做谏官?
范仲淹此言可谓是一针见血,而石介也就此断了进入谏院的可能。不过,范仲淹还是很认可石介的学问,要不然也不会容许他一直在太学任教。遗憾的是,尽管范仲淹对石介万千提防,但终究是没有防住石介的这张嘴。
高手对决讲究的是谁最少犯错,新政集团及其追随者们却是在不断地犯错,甚至是犯下了极其愚蠢的大错。客观地说,他们不失败简直就是有违残酷的生存法则。就在此时,对新政集团来说最要命的事终于发生了,石介写给富弼的那封信被夏竦给知道了其中的内容。
夏竦为什么会知道这封信的内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从古至今大红人都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的,而像石介这么拉风的宋朝学术界顶流式人物自然也是时刻都生活在狗仔队的各种关注之中,再以他一贯的喜欢高调行事的风格,搞不好这封信的内容是他自己主动曝光的也很有可能。[¥D天~¢禧^]小°D说ˉ?|网]¥ ???免(¨?费]阅??读^·°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反正最后夏竦就是知道了这封信的内容,而且石介也确实写过这么一封信。
夏竦简直是笑疯了:你石介这个狂悖小子真的是太蠢了,既然是你主动找死,那你也就别怪老夫下手太狠了。
石介在《庆历圣德颂》里对夏竦进行了公开斥责,这就让夏竦的“奸佞”之名随之传遍了全国,而石介作为声名远播的道学家其徒子徒孙当然是不会少,这基本上也就注定了夏竦必将在历史上背负一个奸佞小人的恶名和骂名(正如我们如今所看到和知道的这样)。如此深仇大恨,你让夏竦怎么能不记恨石介?可是,石介永远不会知道夏竦对他的仇恨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
关于此事,北宋末期的历史学者高晦叟在他所着的《珍席放谈》里曾提到过夏竦对石介心怀仇恨的具体表现:竦怏怏衔之深,岁设水陆斋,常旁设一位,立牌书曰:“夙世冤家石介”。
夏竦此举显然是在诅咒石介能够早点去死,而且还提前给石介准备好了牌位,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夏竦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举动?换了你是夏竦,如果你知道自己被某人给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你会作何反应?夏竦就算是真小人,可人家也是明事理知廉耻的读书人,既然你石介不仁也就怪不得他夏竦不义。
对着石介写给富弼的书信内容仔细琢磨之后,夏竦开始了自己对石介的报复:他先是找来府中的一个善书的女仆,然后让她整日临摹大学问家石介的笔迹,直到此女子的笔迹达到了能够以假乱真的境界。在这之后,夏竦让女仆将石介的那封信给改了一个字,他将“行伊、周之事”改为了“行伊、霍之事”。
一颗超级炸弹就此在夏竦的府中横空出世!
伊尹和周公这两个人已经足够让赵祯瑟瑟发抖了,而夏竦把周公给替换成了霍光,这下赵祯可就彻底完蛋了。?齐¥盛??小?1°说`%<网a ?}无*错?内e容(%伊尹和周公的行为倒还可以解释为一心为公且一心为国,而他们最后也都将国政大权还给了自己的君王,可夏竦将伊尹和霍光放在一起就彻底颠覆了石介的本意。伊尹实际上是变相地囚禁了自己的君王,在那三年里他才是实际上的商王,而霍光更是把时任皇帝刘贺给直接废了,然后又立了刘病已当皇帝。经过夏竦的改动,石介就此背负了唆使富弼废立君王的嫌疑。
经过夏竦在幕后的一番操纵,这封被改动之后的书信内容先是在他的辖境亳州传播,继而又传入京城再又传遍全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自然不可能瞒得了赵祯,既然赵祯都知道了,那么范仲淹和富弼等人能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而且就算这事是夏竦的阴谋,可民间和官场的舆论这时候已经是甚嚣尘上。正所谓人言可畏,即便这是蓄意构陷,可这事你富弼根本没法自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宋帝国兴亡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