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没钱了!(1/2)
陆维中打开小型后勤中心的图标,面板的布局没有变化,里面左边同样是生产任务列表。
右边的可生产装备选项,里面显示的也是各种各样的可生产的物资图标,都是军用物资,只是装备型号变得更多了。
陆维中之前心心念念的步兵炮等攻坚火力赫然在列,不仅如此,120mm重型迫击炮,88mm高平两用防空炮,甚至105mm轻型榴弹炮等强输出支援火力应有尽有。
除了武器装备以外,还新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可生产装备,比如三轮摩托车,后勤保障排现在急需的各种轻中型运输卡车等等。
另外,陆维中终于在里面看到了专业的移动通信工具,PRC-10D型背负式单兵电台,也就是战争电影里经常演的有步兵背在身后,顶着一根天线到处跑的那种单兵移动步话机。
在现在这个时代,移动通信距离最高高达20公里的PRC-10D型电台,无疑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果陆维中之前有这个步话机在,那通讯兵就不用在马壁镇和陆家庄之间来回跑断腿了。
刘振伟指挥手下的部队,也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不再需要后勤保障排累死累活的到处拉电话线。
以最高20公里的通信距离来算,陆家庄-马壁镇-冀镇这个三角区域范围内,PRC-10D型步话机通通都能实现即时通信。
可惜的是,那高达10根/台的高昂价格,看得陆维中直戳牙花子。
就他现在剩下的那仨瓜两枣,还真不一定能买得起,毕竟他还得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给战士们装备武器。
比如新兵们的枪支弹药得买吧?运输弹药用的运输卡车得买吧?
甚至88mm高平两用防空炮,他也打算搞几门,这玩意儿无论是用来打步兵,打坦克装甲车,打飞机,怎么用都合适。
特别是火力发电厂那玩意,就大烟囱那个显眼包,轰炸机是一炸一个准,要是不多搞几门用来防空,发电厂被炸了他就得全歇菜。
在密密麻麻的各种装备图标里挑挑拣拣,陆维中最终选定了新一批的装备。
军用自动手枪,140把,共35金条。
STG44突击步枪,50支,共25金条。
98K毛瑟狙击步枪(加装瞄具),15支,共15金条。
MG42通用机枪,6挺,共6金条。
M1-81毫米迫击炮,2门,共20金条。
各式子弹,5万发,共50金条。
M24长柄手榴弹,500枚,共10金条。
60毫米迫击炮弹,200枚,共10金条。
军装被服全套,220套,共110金条。
道奇T234中型运输卡车,2辆,共20金条。
总计消费301金条,系统剩余资金仅剩下可怜的42根金条。
按照刚才兵营的训练人数,可以新组建两个标准步兵排和两个M1-81mm迫击炮炮班的编制。
这样的话,全部训练完成之后,把这两个M1-81mm迫击炮炮班跟之前的两个炮班合并,陆维中的部队总编制,就会变成5个步兵排,加上一个由6门60mm迫击炮组成的轻迫排,一个由2挺重机枪,4门81mm迫击炮组成的火力支援排,一个后勤保障排,总共8个排的兵力,再加上连部的各直属班,差不多能组成一个小编制的步兵营了。
陆维中看着装备选项里面的各种防空炮,榴弹炮,卡车,步话机,直馋的流口水。
奈何自已是个穷逼,空有宝山,却连最基础的普通弹药都快消费不起了,就更别说各种高端装备了。
跟陆维中之前预想的一样,他的钱还远远不够,要是再不想办法开源的话,他的发展就要陷入停滞了。
搞钱!必须搞钱!
再不想办法搞钱的话,都不用小鬼子打过来,他的兵自已都得饿死了。
现在直接去打安县不太现实,剩下的唯一开源方式,就只能是从资源回收中心想办法了。
太岳地区向来以矿石资源丰富著称,不单是旁边的长冶和平州有着大量的煤炭资源,安县也同样如此。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知道的两个安县的煤田,位置都在冀镇那边。
冀镇现在还在鬼子的手里,他也没办法跑过去采矿,只能问问熟悉马壁镇矿产的人,看看哪里还能找到矿产资源了。
很快,他就让人找来了马壁镇原来的镇长刘绍明。
陆维中听闻刘绍明前来,大步流星地迎出屋外。
刘绍明是个年逾五十的精瘦老者,身形略显佝偻,身着一袭青布长衫,虽已有些年头,却浆洗得干净整洁,头发斑白,可眼神依旧明亮锐利,透着在马壁镇多年摸爬滚打沉淀下的睿智。
早年间,刘绍明不过是马壁镇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机灵的头脑,慢慢在镇里崭露头角。
他先是跟着镇上的老把头跑山货生意,走南闯北间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不仅拓宽了眼界,还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抗战:帝国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