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 第64章 菌子大丰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菌子大丰收(1/2)

目录
好书推荐:

何春花不仅将那些砖铺在了竹棚的地面上。

还把洞口到坎边以及茅房的门口,都铺了长长一条路,这样就算下雨,他们也不会一踩一脚泥。

李老头起先还觉得,又不是大户人家,还铺这些地砖做什么。

等五月一场暴雨下来,这地砖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

这场雨结束,何春花的心便又躁动了起来。

因为这个时候,最好出菌子。

虽说眼下她们已经囤了不少笋干、各种野菜干、干木耳,还有一百多个鸭蛋,8只小鸭子也长大了不少。

可是对于吃的,谁会嫌多呢?

所以,等雨一停,第二天清晨,何春花就出发了。

这一次,她还带上了赵氏和刘氏。

一起相处了快半年的时间,婆媳两人现在对何春花是无比的信服。

听到她又要去弄新吃食,两个忙不迭的就跟上了。

何春花也开心,她有了同行的伙伴,不用每次孤零零一个人往深山老林里跑。

几个人出门没走多远,就在几棵松树下面,发现了橙黄色的松树菌。

松树菌分为乌松菌和黄松菌两种,都可以食用。

她们此时看到的是黄松菌,颜色跟羊奶菌有些相似。

但是据说羊奶菌不仅一掐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连生吃味道都是甜的。

何春花认识的菌子不多,但松树菌是她老家吃的最多的一种,

所以她对这种菌子十分有把握,辨认起来毫不费力。

她们那里,松树菌可以吃两茬,一次是四五月份,一次是八九月份。

焯过水,放上蒜瓣,和腊肉一起炒,那滋味儿,真是神仙都不换。

此处松树并不多,菌子也就一人采了两三朵,但是几人都受到了莫大的鼓励。

这些天赵氏两人成天往山里跑,早就知道哪处有松树了。

简直比何春花还熟,拉着她就往林子里扎。

采菌子这事儿,是真的能上瘾,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以前何春花在周末,最喜欢的就是,等着某位云南的视频博主更新,看她采各种菌子。

等到了松树林,三人各占了一片地,就找起菌子来。

松树菌不像香菇和木耳,采摘时力气大点也没事,它的伞叶又嫩又脆,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把它碰碎。

菌子碎了就会发黑,味道自然也差很多。

所以,三个人几乎都是跪在地上,撅着屁股满地摘菌子。

食指和中指夹住菌杆,手掌轻轻包住伞叶,再小心翼翼的往外拔,那副谨慎的模样,像个虔诚的信徒。

松树菌就要吃新鲜的,所以她们也不多摘,

一人装了小半竹篓,够一大家子人吃两天就行了。

而刘氏显然还意犹未尽,走在回家的路上,就跟何春花商量,

“我们拐去苞米地那处,看看有没有鸡枞菌呗”

何春花对菌子着实研究的不多,而对从来没有吃过的鸡枞菌更是没什么把握。

此时听到还有其他菌子,虽然十分兴奋,但还是迟疑的问她,“你认识鸡枞菌?”

“咋啦,就准你认识各种新鲜吃食,我们就不能认识了?”

刘氏笑着打趣她。

何春花不好意思的朝她吐吐舌头,

嗔道:“哼,也让你们尝尝天天被怀疑,不被信任的滋味儿!”

赵氏看着两人打嘴仗,笑的直摇头,又耐心的跟何春花保证,

“你放心,这鸡枞菌有时候菜园里都能长几颗,我们从小吃到大,肯定不会认错。”

见她这样说,何春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忙催着两人赶紧回去。

刘氏两人一到地里,二话不说就躬着身子搜寻起来。

而何春花却并不打算跟着摘。

实在是鸡枞菌和有剧毒的鹅膏菌长得太像。

就在她穿越来之前,还看到过有人误吃中毒的新闻。

所以,她作为一个门外汉,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只盯着沟边,田埂上一路往上寻。

果不其然,只寻了几十米的地方,就在田埂下边找到了她想要的,雷公菌。

雷公菌也叫地皮菜,地木耳。

在何春花的老家,人们都叫它地藓皮。

雷公菌,顾名思义,最喜欢在雷雨过后的天气钻出来。

新鲜的雷公菌呈藻绿色,匍匐在地上,手感嫩滑,软烂,看起来有点像木耳。

聪明的劳动人民早就研究了很多它的吃法:

凉拌、炒鸡蛋、炒腊肉、炒韭菜……

何春花最喜欢的,是地皮菜和猪油渣做成馅儿包包子,鲜嫩爽滑,满口留香,真的真的能把人香迷糊!

松树菌只能吃新鲜的,而雷公菌却跟木耳一样,可以晒干了保存,吃的时候拿温水泡发就行。

所以对何春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