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3章 工业与军事(2/3)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坦克将成为未来德国陆军的核心武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比现在更完善的大规模生产体系,以适应未来的量产需求。”
当然,这并不仅限于坦克。
放眼未来,军队对卡车、装甲车等汽车的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且这种需求必然会发生。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德国的汽车工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当让汽车摆脱仅供上流社会享用的局限,降低价格,让普通市民也能负担得起,并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生产。”
“这......但考虑到当前汽车的制造成本、人工费用以及生产环境,是否有些勉强?”
一直认真听讲的迈巴赫举起手提问。
而汉斯早已准备好了答案。
“各位听说过‘流水线生产系统’吗?”
“流水线生产?”
“说起来,男爵旗下的drr公司就依靠这种流水线,在极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收音机,销往全球......”
“没错,正是如此。以往,汽车需要由小规模团队花费数天时间才能制造完成。但若引入流水线,生产速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做到每小时生产一辆汽车,甚至每几十秒就能生产一辆。”
“什......几十秒?!”
某个不知名的人惊讶得喊了出来。
其他人的表情也大同小异。
然而,真正痴迷于大规模生产的福特,早在1914年就已实现了24秒生产一辆t型车的记录,因此,这绝非天方夜谭。
“事实上,流水线的高效性已经通过收音机生产得到了验证。drr公司正是依靠流水线,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生产速度。如果各位有兴趣,我可以提供相关统计数据。”
“我们并非不相信男爵阁下,只是这样的生产速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光靠流水线真的能做到吗?”
“当然,这不仅仅是流水线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产品的标准化、统一化,以及零部件的极简化。”
“唔......”
“但无论如何,大规模生产已是时代潮流。美国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对流水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我们德国作为汽车工业的先驱者,无法抢占先机,那么在市场竞争中,美国人很快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当汉斯提到在经济和工业领域已逐步超越欧洲的美国时,众人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德国,正是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正因如此,身为骄傲的德国人,他们绝不愿意落后于那些只不过是后起之秀的“洋基佬”。
当然,眼下在美国真正重视流水线的可能也只有福特,但他并没有说谎,这就足够了。
“考虑到生产效率和人力成本,试点推行流水线生产倒也不是坏主意。”
“确实,未来市场扩大,我们的利润也会随之增长......”
汉斯的话显然颇具说服力,不少汽车企业的代表都开始对流水线生产系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包括卡尔·奔驰和迈巴赫。
“原本打算简短说明的,结果还是说得有些长了。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吧,大家可以各自散去。”
汉斯的话音刚落,各家企业的代表们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匆匆离开。
他们恐怕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总部,与高层和技术团队商讨对策了吧。
“呼,总算结束了。”
“我也该走了。我和自然主义者的朋友们有约,男爵,要不要一起来?”
“哈哈哈......这份好意我心领了,毛奇总长。”
汉斯对着试图拉自己加入裸体主义聚会的毛奇勉强挤出一抹笑容。
与其去那种地方,他宁可主动去军官学校报到。
“那么,我也该动身了。我和英国大使有约。鲁登道夫中校,务必严加保密。”
“请放心,除了陆军情报部门,还有普鲁士秘密警察参与,绝不会让机密泄露。”
汉斯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心中充满期待——究竟,世界上第一辆坦克会是什么模样?
......
1906年在遗憾的别离与崭新的相逢交错之中终于落下帷幕,而1907年悄然到来。
然而,欧洲依旧是那个欧洲。
在英国伦敦,女权参政者们踏着泥泞游行;在罗马尼亚,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农民起义爆发,导致一万一千余人丧生;在保加利亚,无政府主义的浪潮再度涌现,总理遭无政府主义者刺杀。
但仅凭这些动荡,还不足以撼动那个被称为“美好时代”(belleépoque)的和平与浪漫。
欧洲人似乎早已将日俄战争时期的摩洛哥危机抛诸脑后,依旧如往常一般讴歌着和平。
当然,欧洲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汉斯的日常也能同样平静。
除了外交部的事务之外,还有许多需要他费心的事情。
首先,拖拉机计划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尽管最终未能促成奔驰与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如何拯救德意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