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5章 喀琅施塔得之变(2/3)
好书推荐:
义和布尔什维克高压统治下,人民的怒火终于爆发的结果。
难怪在历史上,列宁会将喀琅施塔得叛乱评价为比任何反革命势力都更加危险的威胁。这场叛乱,是俄国人民对布尔什维克深深失望的证明。而最糟糕的情况是,叛乱可能并不止于喀琅施塔得。“该死,该死,该死!”这种危机感在托洛茨基心中,甚至上升为了恐惧。他深知这场叛乱的严重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巨大污点,更可能会成为他失败的铁证,也将暴露出他的弱点。在不满者日渐增多的当下,这显然对他极其不利。他必须立刻采取措施应对。因此,托洛茨基在短暂沉思后,果断下令:“不许谈判。彼得里琴科和那帮人是对苏维埃举起反旗的革命叛徒,和西伯利亚的反动分子没什么两样。对待这些叛徒,我们绝不能心慈手软,只能用枪和刺刀!”也就是说,他决定以武力强硬镇压。 毫无疑问,这一决定再次引发了布尔什维克们的低声议论和不安。毕竟,使用武力镇压除了解决问题之外,还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甚至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可是托洛茨基同志,我也支持镇压叛乱,但实在分身乏术。”说话的人一脸无奈地看着托洛茨基,继续说道,“大多数兵力和指挥官都在贝加尔前线,那里的战事吃紧,我们不能轻易抽调他们回来。而剩下的兵力不仅要应付社会革命党残余势力,还要应对绿军游击队的骚扰,实在是焦头烂额。”“布哈林同志说得没错。”另一个人附和道,“而且根据加里宁同志的报告,彼得格勒的工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支持喀琅施塔得水兵的主张。在这种局面下贸然强攻,会不会太过冒险......?”“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在叛乱和反革命的火焰蔓延之前将其扑灭。而且我认为,镇压并不需要多少兵力。”托洛茨基自信地回应,仿佛要向所有人证明,他绝不会在这点动摇。这场叛乱并非蓄谋已久,而是积压不住怒火后的突发事件。因此,只要迅速集结一万兵力,不给他们反应时间,立即进攻,便足以在初期阶段将叛乱镇压下去。“季诺维也夫同志,这次的责任交给你了。”托洛茨基面无表情的说道。“我,我来?”季诺维也夫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托洛茨基,结结巴巴,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任务会落在自己身上。“难道还有别的季诺维也夫?就是你。以布尔什维克之名组建镇压军,尽快平定叛乱,重建苏维埃的威严。”“呃......”在托洛茨基那锐利的目光逼视下,突然被任命为镇压军总负责人的季诺维也夫苦着脸闷哼一声,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毕竟,在这场叛乱中,担任镇压军首领的角色,不论结局如何,都难免失去人心。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且......托洛茨基说得轻巧,真的能这么轻易平息吗?’季诺维也夫心中没底。与其说是接下任务,他更是在担忧,这是否是托洛茨基借机清除政敌的陷阱。虽然托洛茨基之所以点名他,只是因为他此前担任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又正巧此时无事可做罢了。“这些反动派......一个都别想跑,全都拉去枪毙!”更何况现在的托洛茨基,哪还有心思搞什么权谋斗争。他的脑子里满满的,都是要把背后捅刀的喀琅施塔得水兵统统就地处决的念头。当然,季诺维也夫又不会读心术,自然无从知晓托洛茨基的真实想法。因此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而一旁悠然抽着烟斗,安静旁观的斯大林,则用意味深长的眼神,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全、全军进攻!收复列宁格勒,以布尔什维克之名,剿灭那些玷污革命的叛乱分子!”1916年12月8日,喀琅施塔得叛乱爆发一周之后。伴随着季诺维也夫颤抖的喊声,大约一万两千名镇压部队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向着列宁格勒推进,布尔什维克的镇压行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彼得里琴科同志,托洛茨基派兵过来了!”“托洛茨基那个戴眼镜的狗杂种,果然不出我所料。”彼得里琴科站在高处,他的目光坚定而决绝,咬牙切齿地说道,“同志们!别慌,坚守岗位,我们才是革命最后的希望!”可以说,托洛茨基错误地估算了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反抗程度,他原以为,如果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若有意谈判,便不会做好防御准备。但实际上,这些水兵早已料到政府更可能会选择强硬镇压,已事先做好了应对。毕竟,若是列宁还在世也许还有谈判可能,但托洛茨基的性格决定了他根本不会容忍任何妥协。因此,喀琅施塔得水兵毅然选择据守列宁格勒与喀琅施塔得,打算击退镇压军,将克里姆林逼入绝境,从而迫使对方不得不坐上谈判桌。“炮、炮击来了!”“快闪!!”轰!轰隆!轰轰!就是如此,战斗一打响,镇压军就撞上了意料之外的坚固防线,还遭遇了水兵们夺取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如何拯救德意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