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年10月12日 公安部一局局长办公室(2/3)
凌祥云喝了口水,又接着说:“这个人代号:西江一号,曾屡次向台湾方面传递情报,从情报内容来看,涉及你们厅里的一些核心机密,应该有一定的职务级别,但是,对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职务、年龄、情报传送渠道等等情况均不了解,你们厅里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秘密排查,争取尽快挖出这个潜特。”
说完这些,凌祥云又陷入短暂的沉默。郭曼国是1927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曾参加过广州起义,长期在香港和南洋从事地下工作,建国后在多地任公安政保工作负责人,温文尔雅,心细如发,他知道凌局长一定还有什么要说的,便静静地望着凌祥云。
果然,凌祥云加重语气又说道:“还有一个重要情况要告诉你们,这是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交待下来的关系。你们先看看这一份材料”。说罢,凌祥云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的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一个卷宗递给郭曼国。
郭曼国打开一看,里面只有薄薄的两张纸,是一个人的简历,右上角却醒目地标注着猩红的“绝密”字样
绝密
简历
姓名:陈明远
性别:男
出生日期:一九〇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籍贯:广东省香山县
主要经历:
1907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贫苦侨工家庭。
1924年到上海,在汽车公司当学徒。
1926年在上海闸北光明电器厂做修理工,参加工人运动,期间加入中共,随后参加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7年10月经党派遣去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学习。
1929年受米夫、王明等人左倾机会主义影响被开除党籍。
1930年秋回到上海,与中共闸北区委恢复联系,开展工运活动。后与闸北区委切断联系。
1932年经留苏同学、时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兼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邓文仪介绍,加入调查课,任军事组少校组员,正副股长皆为其留苏同学。
1933年冬,南昌行营调查课与南京复兴社特务处合并,先后任复兴社特务处华南股中校股长、华东组中校股长。
1934年兼任南京宪兵司令部特高班情报教官。
1935年任参谋本部谍报参谋人员训练班情报教官。
1936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专任情报教官。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任复兴社特务处苏州特别组中校组长。
1938年任复兴社上海区书记、军事委员会临澧特别训练班专任情报教官。
1939年任军统局黔阳特训班专任情报教官。
1940年任中央警官学校兰州特种警官训练班情报系主任、总教官。
1941年任军统局西北特区少将区长、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调查室少将主任。
1945年任军统局上海办事处行动组组长、淞沪警备总司令部稽查处处长。
1946年任交通部粤汉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
1947年任交通部陇海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
1949年任广东省保安司令部视导室主任、广州卫戍总司令部保防处处长。后迁居港澳。
现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澳门派遣组组长、国防部情报局澳门站站长。
凌祥云待二人传阅完,又道:“这个人的名字想必你们也不陌生。他在军统里面辈分很高,不仅是复兴社时期的老资格,而且多次做过军统各时期训练班的教官,门生故吏遍布国民党军警宪特,有许多都是情报局的中高层骨干。他过去曾为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后来,负责单线联系的同志出了意外,就中断了联系,应该也有一层保护他的意思在里面。他的真实身份,不是我这一级干部掌握的,加上又中断联系多年了,现在的政治态度不清楚。我想,中央领导同志在目前这样紧要形势下把这个关系交下来,是有着慎重而深远的考虑的。不管是确系我们的同志还是作为特情关系,就等于在敌人的桥头堡里有了一双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
凌祥云双眼射出一道光芒,顿了顿接着说:“你们的任务是通盘考虑一下我刚才说的这几点,尽快制定一个周密而可行的方案,恢复与陈明远的联系,粉碎敌人所谓“向九全大会献礼”的图谋,挖出潜藏的敌特分子,确保南疆的安全稳定”。
凌局长的一番话让郭、陈二人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郭曼国操着一口海南口音的普通话,字斟句酌地说:“关于对岸敌人的动向,我们也有所掌握。原来我和陈处长商量了一个应对方案,本想开完会回去向厅党委汇报后再报到部里来。今天,听到凌局长刚才的谈话,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此事的复杂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和老陈回去再认真考虑一下,根据部领导的要求并结合凌局长刚才谈的几个重要情况,尽快重新形成一个方案报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那些往事并不如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