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回 赵匡胤寿州被困 林文善城外布兵(3/5)
州如何是好?”
苗从善说:“万岁,还是微臣无能,没能料到他们困城,后悔药没地方买,等到天亮,咱们到城头观敌,再想对策。”
“言之有理。”
君臣一直坐到东方放亮,才下了帅堂,到辕门外,各自上马,来到东边城墙下,顺城马道上了城墙。来到城楼下,纷纷下马,众星捧月保护赵匡胤。赵匡胤身靠护心木栏杆,手扶垛口往远处观看,只见正东方,兵似兵山,将如将海,刚刚扎好营盘,连营挨连营,大寨靠大寨,一眼望不到边,真好比层层海浪。
君臣从东面转到北面,前边是一望无际的连营,自己营盘在城下,叫人家连营一比没有了。又转到西面,西边正在挑壕沟,平高填低,拉鹿角支帐篷,军卒如生龙活虎一般。又转到南边敌楼,南边比其他三面威风多了,迎面是高大的辕门,门前一杆大纛旗,有三丈多高,火葫芦金顶,杏黄旗,红火沿,蓝飘带,白月光,绣黑字,上写“三军司命”,中间斗大一个“林”字。营盘扎得内按五行,外按八卦,条条有径,出入有门,横平竖直,十分整齐。
高怀德看罢点头,南面是主帅营盘,冲他扎的大营,可见这位林元帅,熟读兵书,善晓战策。如今四面连营好几十里,把寿州困在当中,怕的是凶多吉少。想至此高怀德一声长叹:“我打了一辈子雁,今天让雁鹐了眼睛。用了一辈子兵,今天叫人家困住。此事该当如何呢?”
原来自从赵匡胤开始兵伐南唐,元帅林文善就和老道于洪商量。怎么能胜宋将。军师于洪说:“只能智取,不可力敌,那赵匡胤刚刚出京,锐不可当,我们有天大本事也抵抗不了,不如以逸待劳。放弃关城,将兵力集中于八公山内,先让赵匡胤尝点甜头,数月后,军卒疲乏,将官轻敌,将他们引至寿州,那时出奇兵,兵困寿州。那赵匡胤没有防备,打他个措手不及,城内粮草不多,两三个月就得挨饿,当兵的挨饿,一定要抢劫,老百姓要挨饿准恨赵匡胤,让他失掉民心,军民自残骨肉,不打自乱。然后我们再攻城,定能大获全胜。”林文善听完大喜,号令部将,能打则打,不能打速退到八公山。
所以刘孝和李重进在朱叉关失利,不再恋战,弃关而走。立地金刀白杰也是如此,故意让出寿州,带兵进了八公山。这些人先后进山见元帅,叙说战情,林文善并不责怪,而是安慰一番,叫他们养伤治病。不久伤口愈合,加紧练兵。那林文善又到处选拔良将,集中到山里,准备兵困寿州,同宋兵决一死战。
八公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养兵的好地方。便于周围设防。因为宋兵初来乍到,情况不熟,所以未能发现。待赵匡胤君臣入城以后,林文善带领南唐倾国兵马围困寿州。
赵匡胤君臣蒙在鼓里,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君臣登上城头观阵。赵匡胤看完以后害怕了,对高怀德说道:“高元帅,寿州被困了这可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两国交战,怕他做甚?到南方以来还没打过大仗。今天叫大家过过瘾,万岁放心吧!”赵匡胤见高怀德信心百倍,放心了。
高怀德嘴里安慰赵匡胤,心里也是着急。问军师苗从善道:“军师,如何是好?”
苗从善说:“把我们城外的人马撤进城里,免得叫唐兵偷袭吃掉。还要准备决战。把城头加高,准备灰瓶炮子、滚木礌石。能战败南唐兵将更好;战不了,死守寿州,另想良策。”高怀德点头。
正在这时,南门外唐营响了九声大炮,从营门冲出马队,马上将官盔明甲亮,手执兵器,当兵的高挑大旗,远远地雁翅排开,真是刀枪如麦穗,箭戟似蓬蒿,大旗像高粱杆一样;有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豹旗、飞熊旗、飞蟹旗、八卦旗、认标旗。左右有两杆门旗,当中高挑帅字旗,旗角下一员大将,年纪在四十八九岁,跳下马平顶身高过丈,肩宽背厚,肚大腰圆,面似黑锅底,黑中透亮,扫刷眉,钢铃眼,狮子鼻,火盆口,大耳垂肩,满腮钢髯。头带镔铁打造莲花盔,迎门七颗红绒球,身穿乌金龙鳞甲,护心镜亮如明月,勒甲绦是鹿筋穿成。飞虎裙盖住红中衣,豹皮靴,斜插在镔铁镫内,背弓带箭,肋下悬刀。骑一匹青鬃马,掌中巨齿飞镰大砍刀,威风凛凛,杀气冲天。此人正是南唐元帅无敌大将林文善。
左右大将相陪。左边有:刁祖龙、刁祖虎、纪纯礼、纪纯孝、吕文刚、梅声远。右边有:刘孝、白杰、李重进、肖升、肖荣、花庆样共十二名飞虎大将。这些人攥着拳头,蹬着眼,拧眉咬牙,好像要把寿州城吞下去似的。
元帅林文善看见城头上有人,打马如飞,直奔护城河。宋兵一见齐声高喊:“敌将莫往前进,我们要开弓放箭了。”话音落地,“叭、叭、叭”箭似飞蝗,射向林文善。
林文善毫不在意,用大刀拨打雕翎,冲城上兵丁喊道:“宋朝兵丁报与你家元帅,就说南唐无敌大将林文善请他出战,本帅要和他大战三百合。”
城上兵丁说:“我们听到了,你往后退,略等片刻,我们给你回禀一声。”
“好,本帅在城下候等。”说完林文善踅马归队。
林文善叫阵,高怀德在城上全听见了,冲赵匡胤说:“万岁!你下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赵匡胤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