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七回 刘大奈试才招婿 高君保夜奔躲婚(3/5)
”
“好!”
春兰把纸卷好,拿着,主仆下楼,二次回到书房外,金定在窗外等候。春兰拿着白绫纸笺来到书房门前,说道:“老员外,小姐命我找您有事请教。”
“是春兰呀!”
“是。”
“进来吧!”
“奴婢告进。”
春兰打帘栊,低头迈门槛进了书房,先看了君保一眼,笑了笑,然后冲刘大奈说:“老员外,小姐写了几个字,向高少爷求教,不知高少爷能否赏脸?”说完,将白纸递给刘大奈。
刘大奈接过来一看,是两个上联。一个写:“绣绒刀安天下,胸怀壮志。”另一个上联是:“鼓架鼓架陈皮半夏。”这是四味中药连一起组成个上联。刘大奈皱眉头埋怨女儿,头一联出得还可以,第二联出得不应该,你在离恨天跟师父采药,知道药名药性,才用四味中药写对联。高君保生在官宦之家,哪懂药材?这是难为人呢!他要是对不上来多不好看。刘大奈拿着这张纸为难,嘴里说:“是我把金定惯坏了,怎好麻烦高公子!”
春兰说:“以文会友,以武会友。高公子看不起女子,我们小姐不服气。既然公子对不上来……老员外,我就走了。”说完拿过上联要走。
高君保说:“老员外,我看看写的什么?”
“哦,叫你见笑了。”说完,把那张白纸递过去。
高君保展开观瞧,看罢笑了笑说道:“老员外,请借笔砚一用。”
春兰取过文房四宝,放在高君保眼前。高君保将七寸狼毫拿在手里,蘸上墨,刷刷点点写完,将笔放在笔架上,捧起写好的对联:“老员外!君保才疏学浅,叫小姐见笑了。”说完递了过去。
刘大奈接过来一看:嘿!乐得胡子全飞起来了。“好!字写得好,点点如桃,撇撇如刀。对仗工整,恰到好处。”
写的什么呀?上联刘金定写的是:“绣绒刀安天下,胸怀壮志。”高君保配的下联是:“亮银枪定乾坤,腹有良谋”。这俩人一个比一个志气大。
另一联金定的上句是:“鼓架鼓架陈皮半夏。”高君保下句对的是:“灯笼灯笼白纸(芷)防风。”也是四味中药。刘大奈哪能不高兴?心想:这个人博学多读,知多见广,还懂得医道。
书中暗表;后边这副对联是高君保碰上的。他不懂医学,也不会抓药。那为什么能对上呢?这是因为他母亲赵美容经常和宫中太后、王妃在一起饮酒观花,赏月听琴,出诗对对。有一次太医的女儿被请来做陪,出了这么副对联,和刘金定出的这副一字不差,皇太后杜氏对上了。赵美容经常在家里念叨。高君保记住了,想不到今天正用上。刘大奈不知道呀!把对联交给春兰,春兰看了看,对得真好!心想:我家小姐不输了吗?不行!我替小姐出一个。想罢冲君保飘飘下拜,说道:“高少爷,奴婢也认识几个字,说出来请少爷指教。”
君保说:“丫鬟姐,请讲。”
春兰说:“汴梁无花独具鸡冠篱下绽。”
高君保一听生气了。小丫鬟羞臊我骂我呢,我成鸡冠子花啦!好吧,给你一句:“双锁有草犹留狗尾墙上摇。”
春兰听完,脸上绯红:“哟,我的妈呀!”春兰噔噔跑出去了。刘金定在窗外“扑哧”一笑,转身回楼。
刘大奈连忙说:“高少爷叫你见笑,小丫鬟淘气,回头叫金定好好管教她。”
君保说:“逢场作戏,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老人家请原谅。”
刘大奈一想到火候了,该提亲了。忙说:“高少爷,咱爷俩见面,这是前世有缘,今有一事出口,高少爷你应也得应,不应也得应,可不许卷我的面子。”
君保说:“老人家,只要我能办到,万死不辞。”
刘大奈手拈胡须说道:“这话还得从招夫牌谈起。老夫小女刘金定,.今年二九一十八岁。自幼上山跟梨山老母学艺,不是老夫夸女,这丫头读兵书习战策,文武双全。下山时她的恩师命她扶保宋主,嘱咐她说:圣上赵匡胤被困南唐数年,叫她速到前敌解围立功。她回家一年有余,总无机会去南唐,她自己又不能去,因为她是个女孩子,不好毛遂自荐抛头露面。尤其老夫乃北汉的亡国之臣,和赵匡胤打过仗,怕人家不信任,当成细作。故此隐居在深山。金定立下招夫牌,一来是为择选佳婿,二来是找个投宋的机会。想不到高少爷你来到双锁山,我有意将金定许给高少爷为妻,帮你前敌立功,共破南唐,不知少将军意下如何?”
高君保听说提亲二字,脸蛋腾地就红了,一直红到脖子根,手脚都没地方放,不知说啥好了!
刘大奈见他低头不语,哈哈大笑问道:“高少爷你这算答应了?”
君保连忙解释:“不……不……老将军,此亲做不得!”
“怎么,难道嫌我女儿容貌丑陋?”
“不,刘小姐才貌双全,绝世佳人。”“哦,我明白了,是你看不上占山的姑娘?”
“也不是,出身无贵贱之分。”
“那是为何?”
“我尚在年幼,文武二技功底不深,正在长进,不能招亲。”
“那么,招亲不成婚有何不可?”
“儿女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赵匡胤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