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八回 银屏疆场遭暗算 郑印误走扬子关(3/4)
气坏了:“呸!去山西呀?这回让你去山东!”
这件事是怪郑印不对。应该讲文明、懂礼貌,要是说话和气,他也不能把路走错呀!因为他十来岁就坐上王位,说一不二,仗着自己胳膊粗,力气大,嘴大舌敞,性情粗野,今天可吃了大亏了。
也不知走出多远,离开了野岭荒山,前边出现一个小村庄,到近前一看,是个小集镇,在道口有个茶棚子。挨茶棚是个饭铺,都是一家开的,全是用白布支的棚。周围用竹竿挑起,中间是过道。
左边茶棚底下有长条桌、长条凳,坐着几个喝茶的。最出奇的是还坐着一位道姑,年过百半,二目有神,背着宝剑,眼前桌上放着一把拂尘,可能是走渴了,正在品茶。看见郑印过来,这位道姑放下茶碗,把郑印上下打量一番。
右边饭铺,也是方桌方凳,擦得干净,有七八个人正吃饭。郑印下马把牲口拴上。站在门口喊:“卖饭的,有现成吃的吗?老子饿了!”
吃饭的人听见郑印喊声全都抬头看着,见郑印像半截黑塔一样,战马上有兵器,两个眼珠子乱转,都吓得低下头,紧着吃饭,互相嘀咕:“兄弟快吃,早点走!”“哎。”
小堂倌听见郑印喊声,迎出来:“客官!吃饭里边坐,我们饭铺在大道边,就是给行人方便。有现成的包子、馒头、大饼、酱肉、花生仁,盐鸡蛋、鸭蛋……”
郑印说:“行了!别说了,越说肚子越难受。给我来五斤牛肉,五斤大饼,来一碗汤就行了。”
“好了!”小伙计纳闷儿:这位是什么肚子?十斤东西我看他怎么吃?大概是饿死鬼托生的。
郑印找个地方坐下,旁边的三个人吓得全躲了,到棚外边蹲着吃。郑印挺乐,都走了好,多宽绰呀!这时堂倌把饼和肉拿来,又端来半盆绿豆汤,两碟小咸菜。郑印乐了,这些吃的不错,会做买卖。他刚想要吃,一回头,见小堂倌二十多岁,干净利索,腰系白布围裙,肩上搭着抹布,站在眼前,看着他吃。郑印也不理会,把手擦了擦,把大饼铺在桌子上,抓一把酱牛肉往饼上一放,抓点咸菜,“嘟……”卷成一个卷,能有小胳膊粗、一尺半长,两手抱起来,像吹喇叭一样,甩开腮帮子,咧开大嘴,吃得真香!
小伙计看他有意思,铺子里喝茶的、吃饭的,也全放下茶杯饭碗,看他吃。
郑印吃了一卷,又一卷,五斤饼、五斤肉,眨眼之间,全进肚子。他一看那半盆绿豆汤,不凉不热正可口,也没往碗里盛,端起瓦盆,嘴搭盆沿儿“咚咚咚”往肚子倒。一会儿盆空了,放下,擦擦嘴说道:“付饭钱!”说完,掏出五两银子:“这块银子够不够?”
“用不了,我给您找去。”
“不用了,剩下的给你了!”
“谢客爷!您走好!”
郑印出了棚子,走几步又回来了:“堂倌!去山西磁州往前走对不对?”
堂倌一愣,暗想:错了!前边是南唐边城扬子关,看这个人打扮准是宋将,怎么到南唐地界了?我得问问:“您去山西串亲戚?”
郑印说:“不是串亲戚,是搬兵救皇上。”
“哦。”小堂倌眼珠乱转:冲这个人挺大方,给我五两银子,我应该实话实说,指给他一条明路。可是,我这么做,让掌柜的知道了,准打我。不行!还得吃谁向着谁,真要把这小子送扬子关去,算我立功了!
书中暗表;这个茶棚饭铺是扬子关的前哨。这里做饭的,掌勺的,卖水卖饭的,全是扬子关肖大帅派出来的细作,在路口刺探军情,以做耳目。郑印不知道呀!拿他们当好人了。
小伙计说:“客官你从这门前道路一直走,不远的关城就是你要去的那个地方。”
“好了。”郑印解缰绳上马,走了。
这时候,在道旁站着一位年轻的武生公子,他想到饭铺打尖,正赶上郑印从饭铺里出来。这个人瞧见郑印一愣:嗯?这个黑大个子怎么像我师哥呢?不能!他不能到南唐地界扬子关呀?他骑马奔扬子关了,如果是,他可危险,我得赶快吃饭,然后好去看看。这个人进了棚子。
棚子里正在喝茶的那个道姑,把小堂倌叫过来:“堂倌!你年纪轻轻地,怎么撒谎呀?那个人去山西,你怎么叫他去扬子关?是你真的不认识路,还是故意坑人?”
小堂倌说:“仙姑,您别生气,小人外号叫地里仙,哪个不认识?跟随肖大帅走了三四年。”
“为什么糊弄那黑汉呢?”
“这个……我们住在南唐地界,不能吃里扒外,向着外人呀!”
“你把他送到扬子关,要了他命,于心何忍。”
“嗐……出家人就是心软!两国打仗事,跟您说,您也不明白,还是喝水吧!”
道姑想:我看看这黑小子是谁?他干什么去?这位道姑付了水钱,出了茶棚也奔扬子关。
再说郑印,一路上马不停蹄,来到扬子关城下。郑印带马观看,见城头上旗幡招展,绣带飘扬,守城兵持弓拿箭,如临大敌。郑印往城门看去,城门紧闭,城门洞上方写着“扬子关”三个字。他虽然认字不多,但是这几个字他认识。这回郑印可糊涂了:我要去山西磁州呀,怎么到扬子关了呢?走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赵匡胤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