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巢州大伯(2/3)
过黄叶挂满枝头的树梢,可以看到农家院子里,妇人趁着晴好的天气晾晒山芋片。那是刚刚收获的红薯,切成一片片块状,晾在门口小院空地上和矮小的锅屋顶上,一只大公鸡不分早晚随意地喔喔喔叫着。
“老贾,这山芋片煮粥好哎!”
前排老者看着窗外对老贾说。老贾忙忙称是,“那是,张老。那年我在大庙这一带收王浆,一天早上去了一户人家。正赶上山芋片粥,我一下就干了三大碗,好香啊!”
说得前排老者微微笑起来,他仿佛看到老贾稀里哗啦贪吃的模样。
坐在前排副驾驶上的,正是“乡企局”的张会计师。会计师稀疏白发,年届退休了。今天他去大庙财政所,带上老贾过来看一看张志平。即便是受人之托,谨慎的老会计也要先目测一下孩子。
他们坐着黑色的桑塔纳到了莲花村路口时,已是家家户户吃午饭时分。村里大人小孩都很好奇,一年难得见一次车辆的砂石路上,今天居然停了一辆崭新呈亮,可以照见人影的小汽车呢!
从车里下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村里男男女女的眼光像是在看一块超大的口香糖,然后目光被口香糖黏住,拉的好远。
“口香糖”们终于进了村,去了张海山的家。
干部开车去志平家的轰动,跟上次志平考取大专一样,虽然过去了五年,一直保温,顷刻成为“沸点”话题。五年前志平上大学报到时,那是天快亮的时候,张家人放着鞭炮,让志平走过村前的小桥,上了大路,从此路就越走越亮堂。
这次,是全村人在午饭时分,都伸头看见一辆发亮的小轿车带着干部来到张海山家了,立马有人断言,那是领导来请张志平去上班呢,仿佛自己是领导秘书。
三
张海山是昨天晚上听老贾说的,今天张会计来大庙镇,到时候他会跟着一道过来看看志平,张海山便激动而忙乱地准备起来。
他天没亮就挑着担子上街买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必须按照高规格、严要求来办好这次接待。到中午时,早已装盘的烧鸡,水煮鱼担心凉了,就用炉子烧一锅热水来保温。炒菜需要等客人来,再用大铁锅现炒现吃。
志平看到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等着,脸上带着期盼又幸福的神情,都不说话,只微笑地互相望着,志平仿佛进了一个蜡像馆。
家族里主事的老爹在计算着人数,席位的就坐顺序,空气中有种说不出来的紧张,大家都在猜测会来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人物。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关于志平工作分配的事,犹如五年前那次填志愿,张家唯一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工作,谁也不敢造次。生怕说错一句话,引起整个败局。
志平见没什么事,就跟小叔去了村头路口迎接客人。志平学着大人的模样,拿着一包烟,抽出一支来递给小叔。
小叔接过来,告诉志平,敬烟分几种方式,对尊贵的客人要用双手,熟人用单手,朋友之间可以远远抛过去。
“以后你去单位上班了,我去找你,你可不能这样抛烟啊。”小叔开玩笑地说着。
志平也嘻嘻哈哈地说,“你放心,你来了我肯定抛。”小叔笑着摇摇头,他看着远远的马路上,别说小汽车,连个人影也没有,便让志平回家去帮忙。
志平回到院里,老爹坐在板凳上,见志平回来,便看了看志平,没说话,但眼神在问客人到了没有。志平摊开手,老爹明白,再次检查一遍菜肴。
大家一次次看炉子上保温的菜冷了没有,这时,站在村口望风的小叔一头冲进院子里,张大嘴巴直喘气,断断续续地说:“来了,来了,三三拉小车子……”。
大家虽然没听明白,但都知道是客人到村口了。于是各自忙碌起来,响声大作,仿佛蜡像馆开了门迎客,都是来来往往的人了。硬菜一盘一盘的端上来,在桌上整齐地摆好,大锅菜也开始滋滋啦啦地炒起来了。
老贾在前带路,张会计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院子。站在门口的张海山一见到老贾,便猜到后面的老者是张会计了,立马迎上去。不等老贾介绍,就激动地说“张老好,劳您大驾了!”明白准确,一点不错。
张会计微笑着点头,慢慢走进客厅,面对一大桌子菜和满屋子的人,挥挥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来。他眼光在屋子里扫一遍,让人感觉到他用心地跟每一个人都打了招呼。落座之时,老爹不容分说,让张会计上座,老爹只是满脸笑容地对三位客人点头致谢,几乎没什么话好讲。
倒是海山和老贾,像是前几天见了面的话还没说够。十几年没见面,两人的话像是老井里的水,昨天抽干了,今天又满了。
直到志平母亲过来,她提醒父亲今天办正事,父亲才跟老贾停下来。老贾轻松地笑笑,悄声说:“没事的,弟妹去准备一些山芋片,这是他早上来特意点到的好东西。”
志平母亲听了转身去准备一口袋山芋片。
这时,张海山给张会计敬酒,他端着酒杯连声说着张老请。然后自己一饮而尽,浓浓的诚意超过所有的下酒菜。
一会海山便满脸通红起来,只是还在劝张会计多吃点,多喝点,并且自谦:“农村人的土菜烧的不像样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青春甜的要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