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三章 奸细(1/2)
好书推荐:
海霞满天,夕阳如血。
海岸边,水道傍,到处都是扎纸锭、做河灯、打纸钱、糊冥衣的人群。 识字的男子,则是在冥衣、纸钱上写着一个个逝去的名字。 纸仍不便宜。可民间清明、中元祭祀,却又绝不吝纸。 上了年纪的老者身穿素服,三五成群的对着天空稽首,口中念念有词。 上了年纪的老妇忙着蒸穄米饭,用青叶包裹。还准备瓜果、鱼、鸡等祭品供飨。 岛主有令,今日中元节,全岛军民统一大祭。 不光祭祀之前的阵亡者,也祭祀他们自己的祖先亲人。 缅怀先人,感怀英灵,表忠孝节义之心,此乃华夏大礼! 不少扎纸锭、做河灯的妇人叮嘱自己的孩子道: “今天的供品,莫吃。” “莫拍人肩,莫让人拍你肩,摸你头。” “纸钱烧完后的烟灰,莫踩。” “天黑放河灯,莫在河边看灯。” “可都记住了?” … 磨盘山上,忠义祠前,已经纸幡遍布,标祀飘飘。 大门前竖起一根三丈多高废弃桅杆做成的“灯篙”,上面一个横梁,悬挂三盏白纱灯笼。 几门虎蹲炮一起轰鸣,号角、钟鼓声也悠悠响起,惊动一片海天。 “轰轰—呜呜—咚咚—” 大片的海鸥被惊飞,盘旋在岱山岛上空,一片洁白,唳声如诉。 六百多岱山海盗,人人素服麻带,在丁火根的率领下,整整齐齐的站在祠堂之外。 更外围的地方,是海盗们的家属,以及从海民中选拔出来的四百新兵。 气氛十分肃穆。 把总刘廉风递上一束香给主祭的丁火根,丁火根点燃香火,率先跪下。 六百披甲、四百新兵、千余家属一起下跪。 “幸存之辈、苟全之徒丁火根,谨率岱山军民四千八百人,祭三十年来,我阵亡之袍泽!” “英灵不远,武德永存,山岛有义,沧海有情!” “祈愿诸位亡灵兄弟,冥冥之中佑我岱山,佑我舟山,安靖一方海疆!” “英灵再上,愿秉承戚帅训诫,遵循戚帅志愿,剪灭倭寇丑寇,万死不悔…” “拜!伏惟尚飨!” 众人一起叩拜,祈愿不已。 一堆堆的纸钱、纸船、纸甲、纸刀、纸炮、纸铳、纸弓、纸马…都被一起点燃。 纸灰飞舞,香烟缭绕。 “轰!轰!轰!”一排虎蹲炮再次轰鸣起来。 随即,灯篙上的三盏白纱灯笼一起点燃。 此时,已经夜幕降临了。 海边和水边早就准备好的海民,听到炮声之后,一起燃烧纸钱,点亮河灯。 转眼间,整个海岸都是飘流的水灯,倒映海面,犹如一片星光。水灯上写着亡者的姓名,在海波中荡漾。 海港中的三艘大战船上,也响起了炮声,声动海天。 整个岱山岛,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 很多人望着天空,感到似乎会发生什么。 就在一轮明月冉冉从海上升起之际,忽然刘廉风等人发现东北方的海面上,出现一片云帆。 七艘战船! 这必然是倭寇和海盗! “敌袭!”刘廉风等人一起大喝道,“准备迎战!” 警报发出,息烽台点燃,警钟和号角也被吹响。 战士立刻披甲,海港的寨桥也被封锁,数千海民纷纷登上岛中河道边的小渔船,带着钱粮物资,携家带口的避往河道深处。 一时间,河道之中密密麻麻都是小渔船,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艘。 这是之前丁火根早就安排好的法子。外敌来袭,没有战力的海民,第一时间乘小船躲进水道。 倭寇海盗的战船进不来,渔民们也就安全了。就算倭寇上岛,也拿海民们没辙。 甲兵们不用保护百姓,就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应战。 丁火根进入岛主后宅,一个英姿飒爽的劲装少女就持刀而出。 “爹!来了多少倭寇?给俺一套绵甲!” “胡闹!”丁火根喝道,“甲本就不够用,哪有余甲给你!” “红缨,快护着你娘和姨娘坐小船进水道,岛上不需要你,快去!” 年仅十四的丁红缨一挺胸脯,“俺不进水道!俺要和爹一起杀倭,上阵父女兵!” “戚帅的《辛酉刀法》,孩儿已经大成了,十人敌啊。” “大成个屁!就你还十人敌?”丁火根最讨厌女儿吹嘘,“你若不听话,俺就将你立刻嫁了!” 丁红缨听到一个嫁字,浑身气势立刻瓦解,赔笑着说道: “爹莫气恼,女儿虽是十人敌,却是孝字为先,女儿听话便是。这便护着娘亲和姨娘去水道。爹放心,女儿一刀在手,万无一失。” “倒是爹爹你,没有女儿护着,却要千万保重。” 丁火根很是无语。这个女儿不爱红装爱武装,那也正常,毕竟是自己生的,不可能当娇小姐。 可是她这吹牛皮说大话的毛病,既不肖父,也不肖母,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自己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晚明:陛下何故造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