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九章 青桥(2/2)
好书推荐:
“不过,太小的不行。十岁到十二岁最好,既不比我们大多少,也能有点用了。”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搬家之后就花钱“雇人”培养。 … 卯时二刻。 一行人离开客栈,沿着南大街过镇淮桥,从聚宝门出外城,再通过长干桥过外秦淮。 出了内城,前面就是聚宝山了。 聚宝山上有著名的雨花台。 朱寅等人沿着官道绕过聚宝山,从大报国寺和能仁寺中间穿过,被两座寺庙传来的诵经声一路迎送。 一行人来到凤台门,出了外城沿着官道迤逦向南。 很快就看见路边一个占地不小的宅院,看上去非常古老。 宅院门口的匾额上,赫然五个大字:江宁养济院。 养济院中,有很多老人和孩子,沐浴在清晨的秋光中。 看样子,他们的状态还不错。虽然其中不少是残疾人。 几辆江宁县衙的马车停在大院门口,衙役正在卸载米面粮油。 “养济院?”宁采薇掀开车帘看了一会儿,小声说道:“我挺意外的,想不到大明还有这么好的养济院。” “说实话,他们的状态不错。” 朱寅说道:“不是我为自己祖宗说好话。太祖皇帝这一点,真没的黑。” “大明各地都有养济院、惠民药局(扶困医保)、粥厂、漏泽园(义冢)、义庄(扶困教育田)…” “明朝前期,朝廷每年赋税的一成用在国民救济福利上。天下哪怕边远地带,也有这些福利所。” “最多的一年,花了五百万钱粮。明朝一年总赋税才有多少?” “他就算再失误,这方面却不能黑。他经济账算不清,见识短,底层出身嘛。可是对底层百姓的善意,也没有几个皇帝能比的上他了。” “就算到了万历时期,这些福利机构还在发挥作用。” “大明是有很多不好的方面。可也有不少方面,挺好。” 宁采薇沉默一会儿,缓缓说道: “是啊,这方面,他真不能黑。” 沿着官道仅仅走了十几里,就看到青山脚下,坐落着一个人烟密集的大村子。 但见周围山清水秀,景色十分优美。 隐隐听到鸡鸣犬吠,水牛哞叫,一片炊烟袅袅升起,宁静祥和。 蜿蜒河流横贯而过,一座长满苔癣的石拱桥,充满沧桑的架在河上,通向不远处的大村庄。 桥下清水幽幽。桥头有一块石坊,上面写着几个字:青桥里。 到了!不想错过《晚明:陛下何故造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