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议事(2/3)
,说他的兄弟之情令人感动。
车薄痛哭说:“汗王杀得对,哥哥一定是被巫术疯迷了心窍,成了一个失魂鬼,否则怎么可能跟唐人勾结呢?”
等可汗离开了,苏禄拍了拍还在痛哭的车薄肩膀,说:“你很好。要不是你通风报信,我们都被思摩骗啦!”苏禄轻声嘱咐,“碎叶城的吐屯之位,还有思摩的拔塞干部落,现在全是你的了!”
离火堆不远的地方,站着左厢的首领斛瑟罗和忠节,他们虽然都没有看向车薄,却正在小声谈论他。
斛瑟罗低声说:“苏禄可以赞赏唐人,别人却万万不能。我们唯一能为汗王做的,就是勇敢地战斗,再荣耀地去死。”
他语气颇有几分讥讽,忠节在其中感觉到了疑虑的火苗,便说:“小心你的舌头,千万不要让汗王知道你的忧惧之心。即便你把忧惧之心告诉亲戚,也有可能被出卖,然后被砍掉脑袋。”
两位首领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猜忌。
可汗重回牙帐时,有一个突厥人奔到路边,浑身尘土,重重跪下。
苏禄说:“裴行俭遣哥利向可汗致书,他已经到啦。”
于是,哥利被可汗召入帐中,禀告了西州情况。听他讲起裴行俭追查沙漠行刺一事,可汗沉默了半晌。
接着,可汗拆了信,要可敦念给他听。
可敦念到裴行俭邀请康、米二姓酋长携带最好的货物去参加西州大佛会,以便与唐廷交易,也不禁停顿一下,惊异起来。可汗听完,从孔雀宝座上站起来,两根手指在椅背上抚摸,这是可汗感到烦恼、犹豫时的动作。
近年大唐的很多事,即使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也不是什么秘密。
仪凤四年,高宗皇帝卧病难起,武皇后大权在握,太子李贤令皇帝、皇后失望,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废、被杀。中原天灾不断,洪水、瘟疫泛滥,牲畜死亡,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太阳现出血红之色,彗星时常划过夜空。高宗皇帝与武皇后还要在嵩山附近修建奉天宫,劳役不休。
裴行俭没有带多少兵来西域,是因为关中没有足够兵员。比兵员匮乏更可怕的是没粮,且不提近年兵乱、灾异,数千里转输运粮何其困难!即便在最好的年景,征发二十万大军,集举国之力,最多也只能支持西域三个月战事。
大唐在西域府兵不足,伊、西、庭三州能召集一万,安西都护府能召集一万五千,可是这远不足以击败突厥。
府兵的任务是守卫四镇、三州,如果这些地方离开唐兵戍守,那就好比把弓箭都带出去猎狼,家里婴儿却放在狼窝边。十多年前,的确出过这样的事。
唐将苏海政带兵南下去打吐蕃,却不防庭州空虚,被当时还是处木昆部部落首领的阿史那都支攻破,庭州刺史来济战死。
正因为这场惨败,唐廷下诏调裴行俭任金山副都护,要他在庭州建立一支能战的军队,以防突厥人侵犯。对阿史那都支来说,庭州一战,是崛起成为可汗的第一步;而对裴行俭来说,既然深知苏海政的做法会吃大亏,应该不会重蹈覆辙吧。
或许裴行俭心里也清楚,跟突厥硬战是没有希望的,只能用别的手段进犯。
像思摩这样的叛徒,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这些回忆和念头,已经在“十姓可汗”脑中转了无数遍,他拿过那封信,转头问苏禄:“裴行俭要昭武九姓的豪商酋长齐聚西州,是想干什么?这些胡商个个财大气粗,有钱有兵,奸猾贪婪,万一起了贼心,还真不好对付。”
苏禄失笑了,说:“汗王,胡商们能支持唐官什么?他们又不傻。他们好比鱼虾,若被海潮掀起,海潮退了,鱼虾又无法退回,就全部被拍死在岸上。况且,他们虽有无数家丁、武夫,可这些人全是散沙,连打强盗都未必能赢,真打起仗来,谁知道要闹出多大笑话。裴行俭要是指望胡商们参战,那他可真是疯了。”
苏禄说完这些,自然也知道可汗最担心什么,又说:“可汗不必忧虑。思摩会勾结唐人,有一个很独特的缘由。我们突厥十部落向来分为左、右两厢,唐人刻意设置昆陵、蒙池两都护府,就是为了造成‘两个可汗’并立的局面。唐人宣称一个‘千泉可汗’,一个‘碎叶可汗’,各自统领一方,并以王位、财货引诱思摩,他才背叛。除了他,没有首领会反叛了。裴行俭再想收买我族中怀有异心的人,也是根本做不到的。倒是他自己,已经走到悬崖边上,就差我们再踹上一脚了。”
这话一出,可汗与可敦都暗觉讶异,可敦忙问:“舅舅为何这么说?”
苏禄反问:“裴行俭当吏部侍郎已经很多年了,至今没有升迁,原因何在?”
“因为武皇后很讨厌他。”
苏禄摇了摇头:“讨厌一个人很容易改变,对唐人的政客来说,个人好恶并不算什么;一旦涉及到权势、利益之争,才是真正水火不容,哪怕至亲之间也要杀个你死我活。裴行俭出仕不久就任长安令,可真是青云直上。然而,永徽六年的一个夜里,他却做了一件不可挽回的蠢事。因为这件事,他被贬至西域,十年都在边陲,几次遇险,差点丧命。幸而他家世不凡,也有亲友为他疏通关系,才能重回中原为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