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袈裟(3/4)
是先要有响亮的名号,这名字不是很不错吗?
这一天剩下的时间,张玄澜都在拷问浮迦潘等人。
浮迦潘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不肯招供。
裴行俭对张玄澜说:“李洵为雪山下王做事,是因为贪婪爱财,甘为钱死。而浮迦潘则不同,他一定是因为崇信佛法,仰慕高僧。你告诉他,玄觉寺已经被烧毁了一片,如果他不肯揭发,我就再放一把火,从佛殿到藏经阁,将整座宝寺全部夷为平地。”
又过了一会儿,张玄澜来禀报,浮迦潘说,水陆法会之前几天,李洵曾秘密安排一个胡商单独见过寺主鸠罗耶识。这胡商是石象先的部下,被人尊称“萨宝”,就是他给玄觉寺送天竺油料的。
裴行俭召见石象先。
石象先思索了一下才想起:“啊,此人叫石阿鼠,是在龟兹办事的,昨天就离开西州了。”
裴行俭下令在各州通缉此人。
默啜与米野那一样,这天也在酒肆高处观望,发现起火惊喜不已,等看到鸠罗耶识当场暴死,这才着慌了。之后,他又听说裴行俭囚禁康窣利,斥退米野那,不由惊惧起来,觉得大事不妙,开始想要逃出西州城了。
可是,还没等他想好怎么逃跑,吕休璟和颜悦色地跑来找他了。
“吏部后天要去打猎,想邀尊使同行,不知尊使愿不愿意赏脸呢?”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默啜早就猜到,裴行俭一定在借打猎训练军队,如果能有机会亲眼观看唐军如今军容,那可真是意外之喜。
他立刻把想要逃跑的念头抛掷脑后,告诉吕休璟,能陪裴吏部打猎十分荣幸。然后他把近日见闻写成一封密信,赶着去交给康窣利,要他呈给可汗。
这天傍晚,裴行俭还召见了曹波提。
曹波提似知道他想说什么,便问:“过几天吏部打猎,可是要去焉耆?”
“听说你在那里有大片田地,还建有猎园?”
“我的庄园就在焉耆城西南边,十分僻静雅致。我虽不算西域最富有的商人,不过既蒙吏部不嫌弃鄙陋,就请移步去坐一坐。我知道吏部出门猎鹿,其意却并不在鹿呢。”
“曹波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吏部已经秘密见过拔汗他们三人,还要他们对着斗战神起誓效忠。现在召见我,不也是为了一样的事吗?”
这话倒叫裴行俭有几分诧异:“那你意下如何呢?”
曹波提在他面前跪了下去:“如今大唐与突厥势成水火,必须选一方效力,我当然要选大唐。”
“那你可愿听我号令?”
曹波提沉沉点头,说:“我愿为吏部驱驰,有三点原因。第一,吏部的所有部下,上至将军,下至走卒,都愿为吏部效死力。吏部一句赞赏、斥责,这些人都能奉若纶音。虽然我十分愚钝,不明白何以如此,但事实如此。能激励人心者,必能取得胜利。第二,吏部沉着坚毅、智计过人,在我看来,是个天生的赢家。无论比赛马球,还是捉拿反贼,都能快疾应对,算无遗策。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试问谁不想跟赢家站在一起呢?第三,无论何屈霜、石象先,还是拔汗,站在吏部一边无非都是为了生意。然而我和他们不同。我主动选择站在吏部一边,不为钱财,而是认定大唐才是西域的主宰。大唐有无数俊杰与志士为国征战,有韬略,不畏死,即便一时为西突厥或者吐蕃所压制,但长远来看,能真正占上风的必然还是大唐。”
这三点既是吹拍,又颇直率,难怪他给突厥人当奴隶,都能深获信赖。
裴行俭问:“你说大唐才是西域的主宰,那如果我要你的三个儿子都加入唐军,随我征战,你可愿意?”
“吏部怎么知道我有三个儿子?”
曹波提有两个十分出色的儿子,时常对着旁人引以为傲。但是,他还有一个外室生的小儿子,一直养在龟兹拔换城,很少有人知晓。裴行俭把这件事调查这么清楚,是想把自己所有儿子全部扣在唐军中当人质吗?
“你又是怎么知道我要石象先他们对斗战神起誓的?”
曹波提一讶,两人都笑了起来。
裴行俭说:“大酋长,我要你将儿子们召来,不是对你不放心,而是因为你对我军来说格外重要。当年我想要提拔安悉延的子侄,奈何他儿子、侄儿年纪实在太小,于是我连他的部下都用作参军了。你就不想要你的儿子们在军队里混个出身吗?”
曹波提略作思量,答应将他的儿子们召来军中。于是,裴行俭留他饮宴,向他询问乌息和史顺义这两位大酋长的情况。
“这两个人一个招募了不少突厥人当护卫,另一个有大片牧场就在突厥境内。吏部想要说服他们,恐怕会非常困难。即便他们佯作同意了,也有可能出尔反尔,突然反叛,给唐军带来更大损失,不如将他们撵走。”
细数过来,九姓之中还剩下一家,便是只派了小儿子安盘陀来西州的安悉延。不过此人情况十分特殊,曹波提摸不准他立场究竟怎样,更摸不准他如今与裴行俭关系如何,便对他只字不提。
后来,裴行俭又向曹波提询问焉耆南边的各种情况,直到夜色已深,才放他离开。
这天夜里,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