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 阴海(2/3)
骆宾王捧着的圣旨,说:“圣上说,旨意秘而不宣,是要避免敌人探知。既然将要出征,为保上下齐心,不妨读给各位听。”
圣旨内容非常简单,命裴行俭召集四镇、三州府兵,拣选将官,出兵千泉。
众将一起跪在地上,高呼:“万岁,万万岁!”
袁公瑜灰头土脸站在一旁,裴行俭开始听众将汇报。
一名胡将一直站在末尾,用手卷着红褐的络腮胡子,显得惫懒懈怠。夏日炎热,别人都光着头和脖子,只有他戴了一条深红色领巾。轮到他禀报时,突然有一骑冲来,直扑到他身前。骑马者是军营派往四面的探马,跪下禀告说,二十里外发现了四千人的军队,稍待片刻就知道来者是谁。
王方翼笑了笑,说:“不必再探了,那是伊、西、庭三州的兵员,赶来此地聚合。”
胡将“哈哈”一笑,转头对裴行俭说:“卑职何藏空,世居在此,安西大都护府折冲都尉。久仰吏部威名,能效犬马之劳,实乃平生幸事。”
他嘴角挂着懒散阴笑,眼神有种野外兽类的警觉,强悍阴郁的模样令人胆寒,红色的头发更是异于旁人。
裴行俭说:“我听说过你大名。突厥有一个部落首领,名叫栗婆准,是十姓可汗帐下最勇猛的大将,号称‘万人敌’。两年前,他率部落骑兵从凌山道直扑龟兹,为突厥可汗前锋,试图劫掠安西。是你在山下伏击,以四千骑兵抵挡了近万人攻击,混战昼夜,立了大功,还杀掉了这位‘万人敌’。这个栗婆准是夷男的父亲,若他还活着,突厥人战力还会强上几分。”
看来,这位吏部侍郎对近十年发生在西域的战事,还是了如指掌。讲这么详细,也是着意笼络武将吧。
“他劈了我脖子,我挑了他肠子,我没死,他死了。”
何藏空说着,微笑着扯开深红领巾,站得近的几人都不禁“呵啊”了一声。
原来,他侧颈上有一道极长、极狰狞的伤疤,现在还是红紫色的,随着呼吸起伏,仿佛一条蛇在不停跳跃。被砍中脖子居然没死,可见阎王爷都不愿收他。
何藏空本是胡人奴隶,还曾沿街要饭,连汉话都说不很清楚,能被唐军接纳,全靠机缘巧合,几次在战场立功,他的地位是与突厥人拼杀得来。
裴行俭问他,突厥骑兵最可怕的是什么?
“突厥人算什么,都比不上寒冬天气可怕,卑职在十一月的雪山底下埋伏时,被生生冻掉了耳朵。”一些将领会故意露出疤痕,展示自己作战勇猛、军功赫赫,不过何藏空非要戴领巾、遮住伤疤,也有他的原因。“瞧这像条长虫似的,没胆的小子们见了都吓得哆嗦。卑职被他们叫成‘长虫都尉’,可真是受够了!”
众将领都笑起来。
何藏空认为,裴行俭刚才说的“避其锋芒”有些道理,不过他也问:“突厥可汗已经集结军队两个月了,为何不干脆等到十月再攻打千泉?”
“因为吐蕃。”
要打突厥人,必须顾及禄钦陵。时间拖得更久,谁知道禄钦陵会不会已经做好了进攻西域的万全准备?那时再要逼他退回去,就不可能了。
“那怎知千泉的突厥人现在已经懈怠、散杂了呢?”
裴行俭微笑说:“再等等,就知道情况了。”
他们才说了几句,又有探马来报:“张天山张都尉等将领奉命率四千兵马来拔换城了。”
裴行俭下令,关中、四镇、三州所有兵员,就在原野上一起集结。
旷野之中,众人首先看到的,不是唐兵,而是一行异族人。只见他们二十多人全穿着红色锦袍,翻着白领子,穿暗蓝裤子,挎着长弓和弯刀。其中一个格外英俊、高鼻蓝眼的年轻人跳下马,直奔裴行俭,大笑起来,抱着他肩膀使劲拍了拍。
裴行俭问:“王子这几日可好?”
“甚好,甚好。就是耐不住手痒,想打仗了。”波斯王子又转向袁公瑜,说:“承蒙都护款待,不胜感激。”
袁公瑜只好向他行礼。
紧接着,只见张团儿和张愿儿两人被侍卫引领着走上前来。原来,就在不久前,他们二人在拔换城外意外地邂逅了张天山及其所率领的队伍。
随后,这两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起了自己在凌山顿多城的所见所闻。据他们所言,位于北面的突厥部落首领已然离开了千泉,而南面的那几位则仍在原地耐心等候着默啜的最新消息。很显然,默啜认为短期内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冲突,因此并不愿意过多地羁押那些身份可疑之人,而是选择将他们全部放行遣返回去。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默啜面见了可汗之后,其他的首领们大概率也都会纷纷离去。如此一来,届时的千泉恐怕就只会剩下十姓可汗所属的处木昆部留驻在此了。
听完这些汇报后,裴行俭环视了一圈在座的诸位将领,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向大家解释道:“想必各位现在应该明白我为何要佯装撤离西域了吧?”
这时,一旁的何藏空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但脸上却流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来。
然而,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一阵嘹亮的号角声突然划破长空传来,瞬间打断了他的思绪。伴随着号角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