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星落门 > 第35章 牂牁旧事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牂牁旧事(1/3)

目录
好书推荐:

过了江州最大的渡口江津渡,再顺官道向南,便是江阳郡。

过了江阳郡,渡过后世的大渡河,便是俗称的南中地区。

自此,向南中有多条道可供选择。

折向东南,就是当年马忠张嶷两位将军平叛的路线,目标为牂牁郡所在地且兰,和目前的庲降都督所在地平夷。

直接向南,一直到最底部,就是古益州郡所在地,即后世的昆明滇池一带。

若折向西南,则可达永昌郡。

折向东南,则是兴古郡。

而此次的目的地就是且兰。

暴乱就发生在这里。

作为后世人的沈腾,对于古代地名一直很迷糊。于是,他不得不在脑子里恶补一些基础知识,好在身边有魏延这个大老粗在,自然也勉强可以算是多一个渠道了吧。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泝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植牂柯系舡……因名且兰为牂柯国。”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一》:“牂柯者,系船杙也。 楚伐夜郎,椓船於且兰岸,因以名其地。”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南录》:“水有牂牁系舟,陆有木寨系马。”

原来,牂牁,这个地名其实很简单,就是战国时期,楚威王派遣大将庄蹻顺着沅水去讨伐夜郎国时,在这个地方的河边栽下很多木桩子,用来围系舟船。

而这些木桩子,用当地的话说,就叫牂牁。

后来,这里就被叫牂牁了。

《西南夷传》载:"武帝时,乃募豪民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夜郎诸部之一且兰抗命不从,反杀汉使者及太守,汉次年派兵灭南越后引兵归巴蜀,行途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

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的治安在武皇帝时期就不好,当地太守及皇帝派下来的使者,都有被斩杀的历史记录。

也因此,且兰这里,曾经一度遭遇过朝廷的强烈报复,甚至一次性斩杀当地夷人数万!

《百越源流史》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牂牁取代。"

“今黄平旧州都凹山之水,实为沅水所从出,素通舟辑,则循沅水而椓船,舍此别无他属矣……,沅水之名,以沅州为定,则且兰、牂牁当以黄平旧州为定。”

且兰之地,原为夜郎国之一部,此地拥有贵州东部最大的平坝子,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为最早,民族开化也较早。

因此,这里很早之前,就已经建立了郡、州、府、司、卫、县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治所。

因且兰(牂牁)地处水陆交通的交汇点,连接西南边陲,其北边拥有沅水东向入武陵郡,进入长江水系,

南边,则与兴古郡共同拥有盘江水,辗转进入南海郡,入南海,属珠江水系。

牂牁郡是西南内陆地区最好的坝子所在,商业农业手工业等在南中地区首屈一指。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成为历代王朝治理的最大难题。

为什么呢?

因为,此地既是蜀汉与孙吴疆域交界之地,又是汉族与多种蛮族杂居之地,山系纵横繁杂,除了两条水路之外,其交通其实并不发达。

而蛮夷居多,历来不服王化,喜则笑脸相迎,怒则拔刀相向,出则为民,入则为匪,民匪之间,转化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雌雄莫辨,匪民不知。

就在去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期间,牂牁郡再次发生叛乱,豪族刘胄杀害牂牁郡守,占据牂牁城,建且兰国,自己直接称起了且兰王。

此叛乱至今没有平息。

其实,关于此地的名称“牂牁”和“且兰”之争,在此地已经延续纠纷了数百年。

且兰者,为本地历时千年的称谓,属于蛮语,很有些味道。

所以,此地满族也有称且兰蛮的。

而汉族统治者来此,却以“大木桩子(牂牁)”替换了古名“且兰”,在蛮民中,尤为不忿。

官方一直称呼此地为“牂牁”,而民间则一直自称“且兰”。

刘胄发动叛乱,打出的旗号便是恢复“且兰”。

由此可见,关于名字之争,在此地具有如何深远的影响了。

改变称谓,并非简简单单地换几个字而已,很多时候,是新文化对于旧文化的最为明显的态度。

对于汉人变“且兰”为“牂牁”来说,则就意味着一种恣意摧残和掠夺,甚至是毁灭。

南中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将军已经于四年前去世,第三任庲降都督是蜀汉年轻一代军中悍将张翼将军,但张冀治军严厉,治民也同样严厉,以至于引起当地豪酋蛮众的不满,因此,牂牁豪族刘胄便公然起兵造反。

原来的两任庲降都督中,第二任都督李恢,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南中建宁郡俞元豪族。李恢长大后出仕为地方官,后经建宁太守董和的推荐,被征调到益州州府蜀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星落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