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六章 欲夺状元(1/4)
李商隐与温庭筠对视一眼,试探问道:
“不知杨弟何意?”
杨收欲言又止。本文搜:33看书网 33ksw.org 免费阅读
年前,李炎以“咏雪”名义,将他召去御前吟诗奏对;
话里话外,多有暗示他沟通年轻士子,团结在李党麾下之意。
杨收先以“朝中不存在李党”的话术推拒;
后又借黄巢《会昌杂诗》明志,委婉表示自己不愿牵涉党争,只想安安静静当清流。
李炎很是失望地将他挥退。
之后没过两天,杨收便收到了吏部的调令,将他从翰林院外放地方,需重新参加关试。
考场上,杨收遇到了包括温庭筠在内,不下三十名青年官员;
皆因不愿依附李党,而被排挤出京。
杨收表面上缄默不语,内心自责道:
‘若当日应允了圣上,或许就不会牵连这么多同僚……’
“噔——”
见杨收神色黯然,五大三粗的温庭筠一把夺过酒壶,重重砸在桌上:
“若还当我和义山是知己,就痛快说出来!这般吞吞吐吐,叫人猜得心烦。”
见李商隐也点头表示赞同,杨收终是长叹一声,将自己推测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不对吧。”
温庭筠皱眉道:
“你我参加关试时,李兄可没出现。”
李商隐回答:
“我是临时来的长安……圣上也未必记得我。”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
“温兄,杨弟,你们说是否有可能,圣上是为了保护尔等,才决意外放?”
杨收与温庭筠不敢苟同。
哪有把人贬谪到瘴蛮之地保护的?
分明是要人命。
李商隐摇头,解释道:
“今时不同往日。
“听闻琼州刺史王弘业,与今科状元郎黄巢,以古医术为原本,研制出治疟良药;
“还上报节度使府,在岭南广施防瘴之策;
“足以确保今后赴任的我辈官员,人身无虞。”
被李商隐这么一提醒,温庭筠马上想起,上上个月的邸报上,确有提到王弘业因功,额外兼任两州刺史之事。
杨收追问道:
“圣上为何要保全臣等?是为集中力量扶持李党,制衡宦官?”
“不止如此。”
李商隐分析道:
“自古宦官弄权,未有善终者。
“汉末十常侍、我朝王守澄,一时权倾朝野,终不免身首异处。
“今上英明神武,岂能久为仇士良所制?
“待其势败之日,试问杨弟,朝堂格局又将如何?”
杨收喃喃道:
“权阉伏诛,牛党又远在江湖……朝中岂非尽归李党所有?”
温庭筠眸光一闪,会意道:
“义山此言,莫非暗示圣上之所以将我等外放,是为日后制衡李党预作筹谋?”
杨收双手紧握膝头,迟疑道:
“可那日奏对时,圣上分明对李相赞誉有加……”
“这些只是我的猜测罢了。”
李商隐在官场屡遭挫折,虽然心中已有清晰判断,但说话时仍带着几分不自信:
“李相毕竟年事已高,而圣上正值壮年,来日方长……”
温庭筠爽朗地接话:
“义山说得在理。圣上用人之道,向来是既重用又防范,这两者本就不矛盾。”
说着,他大笑着用力拍了拍李商隐的肩膀:
“不管怎样,听你这么一说,咱们回长安总算有个盼头,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温兄,这些都只是猜测……”
“明白明白!”
温庭筠笑着打断他:
“来来来,鱼都要凉了,吃饭要紧。”
话音未落,他已麻利地将鱼头夹进李商隐碗里,自己则举着筷子在鱼腹处翻搅。
杨收则保持风度,不紧不慢地夹走鱼尾。
李商隐可顾不上虚礼。
多年漂泊生涯,让他早把体面二字抛在脑后——
何况面对的是知交好友。
转眼间,李商隐、温庭筠两双筷子,便在酒瓶上方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
谁料杨收表面斯文,却是个深藏不露的老饕。
左手取酒,以窄袖做遮掩;
右手神不知鬼不觉,卷走了鱼腹最肥美的部分。
片刻后,反应迟迟的李、温二人大惊。
当即以诗为器,出口成刀,将杨收骂得连连拱手告罪。
正当听他们吃得兴起时,三楼突然探出个幕僚的脑袋:
“杨参军,家主请您上楼陪席,鱼肉管够。”
杨收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淡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拍案而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