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9(1/1)
不够阿剩的药钱,不够的话,等卖了笋子再还你吧。”
昨晚,在几个长辈据理力争下,才为她和阿剩争取到一筐竹笋,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不需要这么多的,这是驱风寒的药,你带回去给阿剩吃。我收下两根竹笋,剩下的你带回去卖。”
宋安宁从她的小筐里拣出两根竹笋,心中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
“阿姐你也看到了,我阿娘如今这样,两个小的在家没人照看。你若不嫌弃,白日带着阿剩来我家帮忙照看下,打水捡柴做衣裳,饭我自己做,每日十个铜板。”
“不,这太多了。阿宁妹妹,我知道你可怜我和阿剩,但你赚银子也不容易,我不能答应的。
还有阿剩的药费,如此好的药,怕是不便宜,这些笋子你都收下。”
听她这么说,宋安宁心中更坚定了几分,她果然没看错人。
“阿姐,等你做完衣裳,还有别的活儿呢。我打算养些鸡鸭,后面的菜园子也没人打理,挺多事呢,我自己实在忙不过来。
活干得多,工钱也会涨的。
也不急着给我答复,你回去好好想想。”
“我……”
她干惯了农活,知道要做完这些,也不是件易事,现如今,她急需银子,试试吧,能赚一个铜板都是好的。
“阿宁,我想好了。”
“你愿意吗?”
“愿意!”
“好,那阿姐先回去,明日一早你带阿剩过来。”
回去的路上,王秋月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宋安宁还欠大伙不少银钱,一个月真的能拿出三百个铜板吗?
不管了,她和弟弟的命都是宋安宁救的,不给银钱她也愿意。
王秋月刚走,张氏就来了。
“阿宁,你娘呢?都这个时辰了,还不去镇上卖笋子?”
王迎儿是个勤快的,往年卖笋子,王迎儿都会赶最早的一批牛车去镇上,今日是怎么了?
“阿奶,娘又疯了……”
“娘在后院编筐呢。”
“……”
张氏有些不可置信地望向宋安宁,看自家孙女也点了点头,脸色也冷了下来。
本以为儿媳好了,没想到就好了一日,这三个孩子要怎么办呦。
还好她来了,能帮着宋安宁把竹笋背到村口。
“阿奶,我带阿远去镇上,阿月和家里,你帮忙看一下。”
“你安心去,家里有我呢。”
宋泽远听见阿姐要带他去镇上,别提多高兴,背上小背篓早早在大门口等着。
从镇上回来的牛车刚到村口,笋子太重,牛车只拉五人,每人三文钱。
每家都有三四个背篓,车上有些挤,一路上,听着车上人东拉西扯,一会讲讲村里的八卦,一会儿又说起今年竹笋的行情。
“今年竹笋大丰收,哪哪儿都是卖笋子的,酒楼都不收了,唉……”
“能卖出去多少算多少吧,怎么也算个进项。”
“听说了吗?老王家秋月真同王青山断亲了,里正带着断亲书一早就去了镇上。”
“唉,虽说断亲不好听,可那两个孩子再不断亲,就真没活路了。”
“也是奇了,郎中都说王剩那病医不好,前脚断了亲,后脚就好了,老天爷都可怜这两个孩子。”
春风和煦,牛车晃悠悠。
宋安宁昏昏欲睡,她倒是不担心笋子卖不出去,自己挖的让系统回收,王迎儿挖的也可以存在背包里慢慢吃。
就是可怜了村民,走了那么远的路,辛苦一日,卖不出去该多少上火?
在牛车上晃了半个时辰,一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
第31章 谷贱伤农
镇口集市,每个摊位八个铜板,就能在此摆摊卖一整日东西。
只是今日,人满为患,先前来的村民也没抢到位置,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树下乘凉。
不少人家还带着一筐鸭蛋,半月村守着大河,家家户户养鸭子,最近正是鸭子下蛋的好时候。
宋大山与宋年也在其中,看到宋安宁来,赶紧帮着将竹笋抬到阴凉处。
“阿爷,你咋来这么早?”
“想着早些过来占个位置,你们晚些来也有地方卖笋子,可刘家村的人来得更早,天不亮就来了,唉……”
即便那样,刘家村的笋子也没什么人买,白白交了摊位费,好半天才卖出去两根笋,一天下来,连牛车费用和摊位费都不够。
不少人去集市上转一圈,把现状说给大伙听,有几个汉子一听这样,便想着去大户人家门口叫卖。
但那样也有风险,有些人家的家丁、小厮狗仗人势,卖不出去不说,平白遭受好一顿骂,甚至挨打。
“那酒楼呢?镇上这么多酒楼,谁家都不要?”
宋安宁记得,前两年宋丰就将自家笋子卖到了酒楼里,就是价格稍低些。
“唉,宁丫头,你是不知道,今年笋子太多了,谁家酒楼都不缺,价格也低。”
“一早便去酒楼问过,人家一口回绝,直接把这条路给断了。”
“是啊,不
不想错过《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