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70(1/1)
事还有些关联。
江束玉虽然改了名字,族谱上也还需要改一改。
——说起自家妹妹, 江御真是直摇头。
不知是不是自己没有教书的天分,这束玉,从一开始对读书极感兴趣,到看见书就犯困,只用了半年不到。
这三年时间虽没有大的进步,却也将常用的字认得七七八八了。
倒是算学习得不错,特别是与沈知白做了邻居之后,从她那儿学了什么数字、公式,是越发沉迷其中。
这几年由她管着家中的支出,银钱上从未出错,账也做得极为漂亮,现下估计比大多专营此道的人还厉害些。
“哥!”
江束玉提着枪大汗淋漓的回了家。
江御接过她手中的枪,关心到:“这枪用的习惯吗?要不你还是换回之前那杆?
习武是经年累月的积累,切不可一蹴而就,当心伤着自己。”
“还行,挺趁手的,放心吧哥,也就比之前那杆稍微重了一点点,别那么大惊小怪的。”江束玉擦了把脸。
“呼——真舒坦!”
“去收拾一下,等会儿跟你哥出趟门。”江母将早饭端上桌,吩咐道。
用完早饭,江御拎着东西,带着束玉去了族长家。
束玉蹦蹦跳跳的走在前头:“昌爷爷快开门呀。”
江志昌乐呵呵的将两人迎了进来。
“你这孩子,来就来,提什么东西。”
“我哥的一片心意嘛,昌爷爷你受得起!”
江御拿出一把糖果给族长家的小孙子,逗着他玩。
一边跟老族长讲明来意:“二妞不是改名儿了吗?我寻思着族谱上也得改改。”
“就这么点事儿,托人带句话就行,哪用得着跑一趟。”
江御来这一趟来为着其他事儿呢,伸手摸摸小朋友:“要不要和姐姐玩儿呀?”
看了看自家哥哥,束玉懂事的拉着小弟弟出门了。
“昌爷爷,我过两天就回京了,这次来找您是为着族学一事。”
江御组织了一下语言:“我的同窗中有一位很厉害的女子,今年走童子科的路,估摸着是要入朝为官。
我想着,咱们族学是不是也可以收一些女学生?不说走科举之路,哪怕能读书识字都是好的,将来也能替自己谋个前程。”
既然沈知白有心,那自己也尽力帮她一把——先从读书抓起。
开始民智才是一切的源头,只有女子有能力靠着自己,在这世间立足。
才能真的迈出替自己争取的第一步。
江志昌面露难色,思索片刻,还是拿不好主意。
“御小子你也知道,咱们这族学是四个家族的学生凑在一起,这...我说了也不算呐。
而且男女一同读书,怕是对女孩子将来的名声不太好,估计没人愿意送女儿去的。”
江御拿出诚意:“不瞒族长,我手中有些钱,愿意帮忙出资建立女学。
这大户人家还专程请夫子上门,教自家女儿读书识字,名门闺秀们要学的就更多了,如何算账、理财那都是最基本的。
咱们村子里的女孩们能读书,那是好事,老话都说技多不压身。”
江志昌眼前一亮,若真学了这些,那他们江家村的女子的名声该有多好,他想都不敢想。
十里八乡的还不得上赶着求娶?
他们两人商讨了一下建立女学的具体事宜。
如何选址、怎么建设、需要多少钱、以及最重要的,过官府的明路。
接下来两天,在江束玉的帮助下,拟出了一个女学计划书。
按照计划书行事,估计在明年开春女学就能建成。
终于了确了一桩事,一家人开始收拾东西。
在离开前一天江御去了族学。
正是午休时间,学生们纷纷凑过来看热闹。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有些好奇:“哥哥,这就是你说的探花郎啊?他怎么跟你差不多大呢?”
“嘘--我哪能跟人家比,少年天才呢。”
旁边一人十分得意:“学过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没?这就是咱们江家村飞出去的大鹏!”
年轻的夫子赶人:“去去去,休息去,堵着门口干嘛?”
江御正和江老夫子讲话呢。
“多亏夫子当初不计前嫌,不然哪里能有学生的今日。”
江老夫子叹口气:“别折煞我了,你能有今日是你自己的天赋。往后的路,就得你自己走了,不求名留青史,但求无愧于心。”
“谨遵夫子教诲。”
另一位夫子挑起话头:“说起来,你们班一个个都挺有骨气的,那个当年转走的小胖子还记得不?”
“许小胖?”江御脱口而出,能不记得吗,生生让自己蹲了一个月大牢。
“就是他,这小子也狠,两年前参军去了,可惜音信全无,也不知怎么样了。”
江御
不想错过《北宋名臣奋斗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