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分卷阅读166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66(1/1)

目录
好书推荐:

的呼声让马儿很是不安,焦躁的来回走动。

马背上的王继恩愣了,他这辈子虽然扶持今上成功上位,可说到底也就是个太监。

太监嘛,都是没种的家伙,是皇帝的爪牙、鹰犬。

哪怕今上如此信任他,他也只是个太监,这次能出征平叛,也正是因为他的身份,史上从没有哪位太监割据称王。

可他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万人称颂,真的活的像个人。

像个男人。

热血在脉搏中翻涌、沸腾,王继恩笑的开怀,朗声道。

“使不得使不得!王某也是奉命行事,可不敢居功。”

领头的憨厚汉子膝行两步,递上手中护着的碗。

“大家听闻将军要走,特地前来践行,”汉子红了脸:“只是实在没有美酒相送,便取来了都江堰之水,以水代酒,送将军一程。”

“将军别嫌弃!”

?我要走?我怎么不知道?王继恩很是迷茫。

张咏接过碗,伸手递给王继恩。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是百姓一片赤诚之心,王将军怎么会嫌弃?欢喜还来不及。”

他意味深长的望着王继恩:“是吧,王将军?”

...沸腾的血液慢慢冷却,在宫中摸爬滚打,看透了人心的王继恩这会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被姓张的给摆了一道,逼着他班师回朝。

真是好大一出戏!

这下黄泥巴掉进裤子里,不是屎也是屎,今儿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众目睽睽之下,下不来台的王继恩冷着脸,接过碗一饮而尽,扯着嘴角,皮笑肉不笑。

“多谢蜀中的父老乡亲相送,‘恩情’王某永记于心。”怨毒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张咏。

张咏全当不知道,扭头吩咐士兵。

“愣着干嘛,拔寨准备出发,没听见王将军的话?”

大军于是在当日开拔,准备返京。

朝中对蜀中之事也有一番讨论,眼下蜀中西川军还在,可建制出现严重问题,都巡检使张玘,也因此被革职查办。

平叛的有功之臣还等着嘉奖。

川西军还需要人前往接手,另外蜀中被攻破的州县,也需要立即建立新的衙门,恢复当地秩序。

除此之外,蜀中现有的所有官员都需要在筛查一遍,以免还有如彭山县令齐元振这样的蛀虫。

战后还要清查田地、人口,将被兼并的土地重新分配。

今年旱情也格外严重,朝廷还需要着手赈灾事宜。

关于蜀中地区的榷茶法、博买务是否需要取消,也在讨论范畴。

总之一句话,六部上下,忙的脚不沾地。

就在这百忙之中,户部从六部借调的人员人纷纷干回了本职,户部上下实在忙不过来了,一再催促皇帝增添人手。

眼看上次的童子科生员,全被充进了户部,顶不住压力的皇帝索性再次举办了一场童子试,并加考了一场明经科。

只是这次取试,女子的比例又比上次多了一些。

照例六部里,除了户部还是没人要这些女子,哪怕她们也是正经考上来的,哪怕沈知白如此优秀,还是没人承认女子在官场的地位。

沈知白甚至是无力的,这些年撒下去的火种还是不够。

好在皇帝将童子试从制科,改设为了常科,以后每五年举行一次。

寇准拿着张咏的信,眉头紧皱。

留在蜀中,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第86章 暗流涌动

淳化四年十一月, 平定蜀中的王继恩和张咏归京。

张咏一封密信,将王继恩在蜀地拥兵自重,久留成都, 嚣张跋扈等事奏禀今上。

回京之后,王继恩被夺去兵权, 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没办法, 张咏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在朝中的好友大多位高权重,这段时间, 以寇准为首的文官们三五不时的给皇帝敲敲边鼓。

让陛下意识到宦官干政的严重性。

更重要的是, 王继恩已经有过一次扶持皇帝登基的先例,安知他会不会再次生出这样的心思。

说起太平兴国五年的金榜--庚辰榜,在民间一直有龙虎榜之称,近乎囊括了半个朝廷的大小文官, 都出自这一榜。

这一榜的进士,一共一百二十多人, 正常科举一榜往往只有十来人。

而这里面包含着一个秘闻。

据说当年太祖死的蹊跷, 满朝文武对此事都持怀疑态度, 今上为了巩固皇位,这才增加进士录取人数, 选拔大量只忠于自己的人才进入官场。

毕竟新科进士底子干净没有背景,更容易掌控的同时也更听话, 还能掣肘旧臣。

算是一举三得。

庚辰榜的状元苏易简, 现为参知政事,王旦为知制诰, 仍兼任修撰、判院事,位居西阁第一, 李沆因母亲去

不想错过《北宋名臣奋斗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