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89(1/1)
速消沉了下来。
低迷的情绪被江御发觉,在了解情况后他才松了口气,并不认为这件事情和她有关。
“不必自责,这次动手的,和上次追杀你的人也许是同一批,但是这命令绝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你不用安慰我。”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些日子铺天盖地的愧疚感将沈知白淹没。
江御结合已知信息,一点点分析:“你看啊...”
皇帝给赵恒赐婚,对象是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二女儿,这又是一位名将遗孤,与上一位准太子赵元僖的妻子,如出一则。
不同的是,郭家是大族,姻亲关系遍布京中各大世家,这就是皇帝的高明之处。
他不费吹灰之力的加深了军队和皇权的绑定,又巧妙地利用这桩婚事,化解了赵恒和世家的对立局面。
这位迟暮的帝王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按时间推算,四月成婚,那么赐婚极有可能发生在年前,毕竟礼部准备皇子大婚最少也要四五个月的时间。
而苏易简死在正月里,他是赵恒登上皇位的有力支持者,就算世家想要清算,在知道赐婚消息后,也该等到赵恒娶了郭氏女,登上太子之位后再动手。
——更不可能是四皇子,老四的把柄还握在赵恒手里,哪里敢轻举妄动?
老四指望不上,册封大典在即,傻子都知道赵恒会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
他们绝不会在此时动手,若是世家,最有可能在刺杀沈知白失败之后立即动手,杀鸡儆猴,又或者等赵恒册封大典完成之后卸磨杀驴。
江御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些讲给沈知白听,她终于回过味儿来,得出了结论:“...这里面一定有另一拨人马,在暗中窥视,要挑拨世家和三皇子之间的关系。”
沈知白喃喃自语:“这么看来上次的刺杀怕也是他们干的,究竟是谁呢?”
江御欣慰的点点头,对她的回答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十分意味深长。
“我在明,敌在暗,静观其变就好,阴沟里的老鼠,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天。”
第98章 大战在即
静静等了半月有余, 没等来三皇子婚事有变的消息,倒是等来了苏易简的死讯传入蜀地。
苏易简早在入京为官时,便将大房一脉迁往京都, 是以消息传至蜀中后,苏家众人来不及悲伤, 即刻着手准备葬礼一应事宜。
——苏易简的四个儿子选择归葬原籍祖茔, 他们已经在赶回蜀中的路上。
死者为大,皇帝给了苏易简死后哀荣,赠礼部尚书, 准其以尚书规格下葬。
并赠挽联‘时向玉堂寻旧迹, 八花砖上日空长’
张咏忽然得知好友的死讯,悲伤之后也是感慨良多。
“往日里饮酒,太简兄很是自持,可不见得有贪杯的迹象, 唉,他一直官途顺遂, 怕也是受不了贬责的打击...借酒消愁了。”
将一切听在耳中的沈知白沉默良久, 虽然早已知晓他的死讯, 但还是格外难以接受。
苏易简原本应该死在被贬后死在任上,那是至道二年的事了, 此事发生太过突然,且出乎预料。
这让沈知白非常不安, 发生的事偏离历史的轨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历史真的能被改变吗?
被改变的还是宋史吗?
后世留下的历史大多只有只言片语, 隐藏在一句话之下的,是被‘春秋’掉的真相。
浩瀚如《宋史》, 权威如《资治通鉴》,全面如《宋会要辑稿》都是相对片面的。
始皇帝统一六国也只有短短六个字‘六王毙,四海一’六个字道尽天下归一。
它们不会精确记载每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只有重大事件、造成的后果,历史的脉络需要自己梳理,哪怕如沈知白,她也只知道历史的走向。
只是从张咏的话里不难看出,苏易简酒量极好,醉死的可能性不大,这更加坐实了沈知白的猜想,暗处一定在有人伺机而动。
“记得给你父亲去信,让他真的别在喝酒了,苏兄就是前车之鉴。”
沈知白点点头,这段时间这位复之叔叔对自己十分照拂,不管是衙门里还是生活中。
张咏放下笔,晾干信上的墨迹:“对了,你和江小子的事儿,也该提上日程,别怪叔叔多嘴,早些定下来对你两都好。”
也是他那位寇兄,三五不时的耳提面命,让务必照顾好他闺女儿,不然他也没那么上心。
蜀地的事儿还不够他忙的呢,眼下苏兄离世,身后事也需好好操办。
一番话听得沈知白蓦的红了脸:“知道了。”
话答应的好,可她暂时并没有成婚的打算,仕途一片顺遂,将来赵恒登基,借着这一份结实于微末的情谊,只会走得更远。
何必自毁前程?
不过,定下
不想错过《北宋名臣奋斗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