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19(1/1)
细心谋划之下辽军最终大获全胜。
此后, 朝中的反对之声才渐渐弱了下去, 眼见双方缓和了不少,这节骨眼上萧太后重罚了时任挞剌干的乃万十,乃万十贵为契丹皇族,不过是醉酒后说了几句质疑其德行有亏的话, 差点没被打死。
为此事乃万十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
之所以选在今年发难, 除了萧太后一直回护汉人, 改革朝政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过年大宴群臣时,萧太后将自己与韩德让的亲密关系公之于众。
太后和臣子...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让一直知道内情乃万十更加愤怒。
他们两的事儿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萧太后与韩德让曾经有过婚约, 只是后来被征召入宫,断了联系。
韩德让一个汉人凭何能坐上北院宰相的位置, 大家都有数, 但从未摆到明面上来讲,毕竟还顾及着皇家颜面。
谁知竟是萧太后自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将皇族颜面踩在了脚下,这让契丹皇族如何不恨?
可是萧太后也没有办法, 皇帝去世之后,幼子继位,主少国疑,局势危急,是韩德让主动帮忙稳住局面拥立幼主,这一次更是联合李殊剥夺了各路诸侯、部族的兵权。
总得笼络住人心才是,李殊还能在升迁,韩德让位列北院大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往上就是功高震主了。
公开两人的关系,不过是为了稳住韩德让,让对方心甘情愿的交出手中的兵权罢了。
一个虚名而已,总好过真让他手握重兵来的好。
可萧太后长期扶持汉人,打压皇族势力,多年累积的不满终于还是在这一年爆发。
...
经历政变的辽国实在不想在掺和李继迁和宋朝间的事儿,可李继迁毕竟娶了辽国公主,要真的一点表示都没有也不合适。
若他真被灭了,宋朝没了西边的顾虑,转过头来收拾辽国就成了必然的事。
当下宋朝内太子被皇帝忌惮毫无实权,又刚经历了远征西夏这样的战争,灵州还被李继迁围住了。
以老皇帝的性子,势必要清扫李继迁,那么兵力倾向西边,对北边辽国的防御势必会降低不少。
又正赶上秋收前后,此时南下应该能有不错的收获,近几年的干旱已经让上京城的米价疯涨,平白便宜了奚族那些个靠近宋朝,又肥沃土地的部族。
加上韩德威也急于报复,一合计,萧太后干脆让韩德威带了一万人马南下掠边。
这是他们一贯的风格,仗着骑兵优势抢了就走,绝不过多逗留,避免与宋军发生正面冲突。
这样不仅能分散宋朝的注意力,全了李继迁的出兵请求,还能肥一肥自己的腰包,何乐而不为呢。
三方战事一触即发。
八月的汴京还有些暑气未消,中秋将近,城中各家酒楼门前彩楼装饰一新。
中秋当日,彩楼上高高挂起画有醉仙的锦旗,所有酒楼都只卖新酿的酒,时常刚过午时便家家无酒可卖。
白矾楼作为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可谓其中之最。
早早的,酒楼前就排起了长龙。
所有的新酒全部一坛一坛整整齐齐的码在彩楼一侧,堆得高高的看上去蔚为壮观。
江东天不见亮就开始排队,今日可是大人的好日子,就等着这酒来暖场了。
只是江东毕竟没怎么在京都多呆,加上自家主子不喝酒,对这和旨酒的畅销程度有所低估——多的是到得比他还早的人。
眼看着那高高的酒墙一点点变少,江东急得不行,生怕酒不够分。
万幸快到江东时酒墙还有一人多高。
在江东前面的时一位外地来的客商,抄着有些蹩脚的官话买酒。
“这些酒,大爷全都要了,包起来!”
在门楼下卖酒的伙计笑嘻嘻的:“这酒没人最多也就五坛的量,其他人还得买不是?来给这位也搬五坛过来!”
“看不起谁呢?五坛够谁喝的?”
江东见情况不妙,生怕这人真将所有酒全给买走了,连忙帮腔:“嗨、店家有店家的规矩,这大过节别找店家麻烦,大家还等着买酒呢!”
那客商还想说什么,冷不丁被身旁的人扯住了袖子,耳语几句,眼神惊诧的上下打量江东。
江东是江御的侍从,穿着打扮都是下人装束,可为了搬走这些酒,他今日可带着江御得侍卫。
侍卫可不是下人打扮。
枢密院官员因身份特殊,多多少少掌握着一些军事机密,一直是各方势力的关注焦点。
为防止刺杀、泄密等安全问题,枢密院众人都配有侍卫,侍卫的人数随着官职变动而增减。
与客商同行的人正是看准了侍卫的不凡,这才让他息事宁人。
“哼!”民不与官斗,客商悻悻的拿走了自己的那五坛酒,转身离开。
不想错过《北宋名臣奋斗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