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09(1/1)
在华国队和印国队的比赛之后,林春休和江忆瑶在比赛结束之后就上了看台找万嘉懿和曾书禹,在观众席上一边观察对手,一边等待接下来的对手。
朝国队和法兰国队的四名选手一起进入了比赛场馆,练过球之后比赛开始。
洪秀玉这一个周期的发挥都不是很好,上一个周期的外战最强对手现在已经有些泯然众人,单打和双打两个名额都是通过欧锦赛拿到的。
另外一个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高丽亚。
这个运动员只要是比较早开始看乒乓球的观众都知道,也算是一代奇才。单面正胶打法的集大成者,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岁了。
这绝对是最让林春休感到惊讶的一个运动员。
她原名叫高亚,是华国队的二号主力选手,因为梯队建设二三十一岁被迫离开了国际乒坛,回到了省队。
大家都以为她会在省队执教,却没有想到她在退役后就消失了,只说自己是要去读书进修。但是上一辈的几个运动员也多次打听高亚的下落,而高亚却是真的杳无音讯。
一个奥运冠军,去哪里读书不是风风光光人尽皆知,怎么可能就直接凭空消失?高亚失踪一时间成为乒圈内部一个避不开的话题,现在看来,高亚的去向已经很清晰了。
看似法兰国队,实则两个华国队,一二号主力都是华国运动员。
转国际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之所以高亚过这么久才来参加奥运会,主要是因为转协会后参加三大赛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
如果是华国注册运动员转华国海西,那就是整整八年的转回期,如果是转国籍的话更久,要整整十年。
高亚为了能再次上奥运会花了整整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为了保持不回落的经济水准和身体素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在国外找专业俱乐部进行训练,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洪秀玉、青木兄妹、高丽亚,无数运动员为了一个再次登上奥运的机会争破了头,部分运动员甚至是背井离乡,负债累累,就是为了着一方小小的球台。
幸好自己运气好,如果不是曾书禹当年把自己从小小的临海省体工队里捞出来,她也不清楚自己未来会不会也和她们一样发疯。
林春休跟着教练组一起在看台上看比赛,教练组的眉头越看越紧,她也是越看越是心惊。
不愧是华国队走出去的奥运冠军,高丽亚的能力完完全全压了洪秀玉一头,进攻能力极强,和洪秀玉加在一起两个正胶,克制得朝国队两人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高丽亚的打法是毕竟早年比较典型的正胶快攻类型的打法。实际上,这种打法在她那个年代已经有些吊车尾了,但是她硬生生凭借自己强势的反手能力为自己撕开了一条路。
她也是正胶打法的一代革新者,历史上第一个女子横板正胶两面打法的选手。
之前的正胶打法基本上都是直板,而且都是打的单面拉,而只有高丽亚当时身处主流正胶和反胶的过渡期,
林春休和江忆瑶打柳仁淑和尹秀妍都得费点劲,但是高丽亚和洪秀玉却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朝国队的两人,4:0的比分,而且每一局的比分都拉得很开,绝对说的上是横扫。
林春休就说前段时间为什么洪秀玉会这么低调,原来是法兰国在这里憋了个大招。
能打上奥运会四强的组合哪里有弱的,两人居然可以以碾压之势取胜,虽然打法上由于正胶打不了旋转的原因,两人占了不少便宜,但也可见洪秀玉加上高丽亚的恐怖之处。
“不好打。”
林春休转头问:“有说法吗,曾导?”
曾书禹盯着林春休看了一会儿,随后转过身重重地咳了几声,看得林春休给他拍背的手都在发抖。
“我没事,”曾书禹缓过气来,接着道:“你们这个组合的核心是林春休,目前所有的技战术都是以小林为突破点在布置。但是对面是双正胶的组合,正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任何旋转,只要球过来就能拍,小林以旋转为主的打法很受限制。”
正胶在胶皮当中是相当不讲理了一种,而且由于其不打旋转只打速度和力量的特殊性,在还没有改球的时候,也就是最初38mm小球的时代,风靡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算得上一代霸主。但是这样的打法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被反胶这种适应性比较强的打法所取代,现在已经没落了。
一般打正胶的选手身材都比较矮小,是典型的跑动快,护台能力强的相持流选手,而高丽亚也是一样。
“那我的高吊不是废了?”
“嗯。你敢高吊,她就敢拍你。但实际上,无论是什么球她都得拍你,毕竟正胶是不能借力的一种胶皮,硬碰硬才是她们最喜欢的方式。”
林春休有些头痛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下午的比赛全部结束,当
不想错过《乒坛小疯子她大满贯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