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15(1/1)
拍挡住了两人交谈的嘴巴。
如果对手真的是外国的选手,那倒也不至于这样防备对手发现自己的战术,但是法兰国队偏偏是两个华国人。
“你对节奏的把控能力强,你退半台试一试拉高吊,她们虽然不怕高吊的旋转,但是未必不怕高吊的借不上力。”
江忆瑶眼前一亮,点点头。
“还有,”林春休喊住江忆瑶,把江忆瑶拉回自己的球拍后,道:“如果有机会小球起板的话,多拧拉,她们处理不好偏拐的球。”
第三局的比赛继续进行着,前两个球的得分似乎预示着什么,接下来的几颗球,林春休和江忆瑶的状态都不错,两人都是通过洪秀玉的长胶来进行上下旋转换,把优势转移到她们比较擅长的下旋轮再进行处理。
观众们有些凉的心脏也因为两人的气势逐渐高涨而一起回暖,场内华国队的呼声重新热了起来。
林春休和江忆瑶的战术清晰,抓着节奏,合理利用每一个规则的间隙交流战术,尽力把比分一分分拉开。
这一局华国队组合完全打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和前两局束手束脚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以11:7的比分拿下第三局,把比分扳回到了1:2。
江忆瑶后知后觉地发现了曾书禹的用意。
他们两人由于对手的颗粒胶,在前两局的时候畏手畏脚颇有限制,一直受限于战术的布置和应用,反而有一些头重脚轻,忘记了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毕竟战术的两个要点,一个是对方的薄弱点,一个是己方的优势点。
而曾书禹的“无为而治”倒是让两人清晰地发现了高丽亚和洪秀玉正胶的弱点到底在哪里,而自己该如何打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头脑清晰了不少。
两人走到曾书禹面前,开始继续听曾书禹布置战术。
曾书禹明显也从上一局的比赛里看出了不少的东西,但是这一次的场外却还是没有讲太多的战术布置,而是讲两人在技术上要注意的处理细节。
“有没有发现这一局的高丽亚主动进攻已经开始变少了?她们两个之中本来就是高丽亚是主要的进攻手,上一局虽然小林抢占先机起板也是一个因素,但是很多小林选择过渡的球,高丽亚也没有起板,现在是第四局,她的体力已经开始下降了。如果她是小江这样的节奏型打法那倒还有一线生机,但她是正胶,正胶没体力就不进攻,不进攻的正胶就是废物。”
“你们接下来还是一样去退台拉高吊,我猜她们会开始控那种不长不短的球,不想让你们退台也不想让起板用拧拉去起板,但是你们都会拉半出台吧?半出台的高吊都练过吧?就照着那样拉,她们拿你没办法。”
半出台对于大部分的业余选手而言算是一个很难的技术,因为处理半出台球需要极其强大的手感和节奏感,但是对于顶尖的运动员而言就是基本功,本来是一个难处理的球,却能在他们手中玩出花来,前冲高吊都不是问题。
“记住,高丽亚现在的体力在急速下降,有时候可以放一两个给她拍,领先多的时候耗一耗她,别让她轻松了。”
第四局的比赛很快开始,林春休和江忆瑶一起站上球台,清晰地看到高丽亚在猛捶着自己的手臂。
英雄迟暮。
或许现在的高丽亚对于华国而言已经算不上是一个英雄,但是对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是了。
她们有一天也会是打两局就开始小臂酸痛的状态,但是林春休很清楚,在高丽亚的心里,这样的酸痛根本不算什么。十年的孤独都忍过去了,现在不过是路上的一颗小石子。
这一局的发球权在江忆瑶手里。
她看了看球桌底下林春休给她比的手势,点点头后,摆好发球的架势。
她把球轻轻抛起,手腕却突然发力,一个很普通的奔球,虽然没有带任何旋转,但是速度却极快。
洪秀玉如果站位偏向于正手位,那这一颗球肯定得被一板拍死,只是可惜,她的站位此刻是偏向于反手的,只能一磕。
但这颗球的弧线似乎有些偏高,而且看上去没有出台。林春休下如果要继续拧拉就得出界了,于是手腕一翻,一板轻撇落在了高丽亚的反手位,高丽亚也反手一带,小球速度极快地落在了江忆瑶的正手位长。
江忆瑶一个小侧身,冲到了洪秀玉的反手位长,尽量把球的力量拉到最大,如果能直接一板把洪秀玉拉死就是最好,如果拉不死,力量极大的球落到洪秀玉的反手位,洪秀玉磕过来的球也是偏长的,林春休也比较容易起板。
洪秀玉果然退后半步,在自己的身前用力往下一磕,一个强下旋落在林春休的正手位长。
长胶的旋转分为主动制造和被动改变,如果一颗球对手给的旋转已经很强了,那么大多数的长胶就不会再去制造旋转,降低自
不想错过《乒坛小疯子她大满贯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