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92(1/1)
把抹的机会放给了赵序言,自己在早就已经有防备的情况下试着马上上步回到近台,用小提拉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证明这是一个很可行的方案。
但赵序言也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的漏洞。
如果林春休的每一个远台拉球都用抹来处理,林春休当然就都有防备,把节奏放慢一点轻轻一提就上台了。
她需要变一变,至少让林春休不那么舒服,比如说在林春休继续远台拉他反手的时候选择退台用正手和她对拉几个,或者近台快贴,又或是直接顶着林春休的质量弹几板。
但林春休就像是一条灵活的泥鳅,她用了自己的战术不到一秒,林春休就马上切换了落点,远台始终针对她的正手打。
在她和张潮看出林春休想要发展远台打法后就开始考虑解决方法,到现在为止也只找到了反手抹这一种方法,而且还是一种训练成本很高的方法,林春休如果一定要往她正手拉,她的正手就是一个明摆着的漏洞。
她可以贴一板或者带一板,但不给质量林春休就一定会上来暴冲她,陷入被动境地的她就是死路一条,她也可以退台和林春休对拉,但她一旦退台,就很难再找到回近台的节奏了,就只能被林春休牢牢地锁死在她不擅长的远台。
林春休开始转变战术之后,局面就变得不可控起来。
她完全没有办法阻止林春休退台,就算给林春休反手位的球也只是给林春休侧身的机会。从六分开始,她就被林春休完全吊住了,退台不舒服,不退台又挨打。
一个暴冲,一分,再来,又一分。
林春休把比分拉到了9:6,而赵序言却纠结地拧了拧眉。
她的战术已经几乎摆在了林春休的面前,林春休也一样。
两人现在几乎就是在打明牌,结果到底是怎么就取决于谁的排兵布阵更好。
她这一局应该要早点把自己的底牌交出的,在几次打平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抢夺先机,而不是让林春休拉开分差之后才后悔,当时总想再留一留,一犹豫就过了三颗球,丢失了最好的时机,直接被林春休趁机拉开比分。
犹犹豫豫在大赛上是断然不可取的,很多时候输赢就是只在一瞬间,赵序言只能咬牙做出抉择。
既然已经6:9,她不如再藏藏,等下一局再咬回来,而林春休直接趁着第三局的比分的领先拿先11:6拿下第三局,把大比分抢到2:1。
林春休甩了甩自己的护腕,摘下护腕后从背包里拿出药,用左手给右手喷药,喷完药后轻轻揉着自己的手腕。
手腕的肿胀感已经无法忽视了,虽然她在特意把自己的球往中远台相持的方向引,让赵序言尽量跟着她的思路在大球上交手,但她不知道能骗赵序言到几时。
无论是拧拉还是挑打,只要是大幅度运用手腕的动作她都已经在尽量避免,从比赛的一开局就一直发上下旋长球,就是为了能尽量少动用自己的手腕。
并不是因为她不想用自己的手腕忍着疼痛去拼一次,是因为她知道和赵序言的这一场一定是苦战,所以想尽量迟一点动手腕,把自己的爆发期留在最后几局。
华国队的内战里除非特殊情况是不会用换衣服这种拖延时间的手段的,所以林春休并没有六分钟处理伤势的时间,她必须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和战术。
而下一局赵序言一定还有新东西要拿出来,不然第三局的后期不会还藏着掖着,自己只能见招拆招了。
而她给赵序言准备的大礼还不着急交出去。
计时器已经走完,林春休重新戴上护腕,试着扭了扭手腕,感觉肿胀酸麻感确实舒缓了一点,回到了台前。
第四局比赛正式开始。
林春休原本还以为自己的小心思可以再藏一段时间,但是第四局比赛一开始她就清楚赵序言回过神来了。
张依琳看着台上两个人在小球上不停博弈,有些发懵,转头问梁小荷:“她们两个这是在干什么,上一局还争得水深火热,现在居然还互相谦让起来了,好几颗球的林春休主动劈给赵序言起板,赵序言都选择继续回搓。”
梁小荷也不明所以,双方明明都是主动型的选手,但两人在开局的前五颗球里都没有什么起板欲,最后都是被对手劈正手长才被迫起板。
而此时的林春休却咬紧了牙关。
赵序言这是要逼着她打前三板,让她自己消耗自己的手腕。
大概是刚才喷药的动作让赵序言反应过来了。她就应该忍到比赛结束。
林春休一边揉着自己的手腕一边思考着对策。如果现在开始把重心放在前三板,她后期的手腕很难坚持到第七局,所以她现在必须拿点东西出来转移赵序言的注意力,至少让她把关注点从前三板上移开。
林春休下定决心,在球桌前弯腰准备。
4:4的第一颗球
不想错过《乒坛小疯子她大满贯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