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花小钱办大事(1/2)
东方红大饭店是回龙镇上最大的饭店,老板是国营大饭店退下来的厨师,据说装修装潢都是请城里的专业人士设计的,十分上档次,方圆几十里,没有不知道这个饭店的。
虽然没进去消费过,但贺强多少也有些耳闻。
进来吃饭的,非富即贵。
谁要是能进这饭店吃顿饭,都可以炫耀一年半载了。
像老先生这种穿着端庄、举止得体的人,一定是东方红的座上宾。
既然人家交代,如期把甲鱼送到东方红大饭店,贺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捕捉这16只可以让自己血赚一笔的甲鱼。
摸着口袋里的十来块钱,想着还要买米买面买油,如果再大肆购置渔具明显这些钱不够花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必须首先购买。
贺强领着贺敏和王桂芝将这些生活用品和蔬菜种子全都买齐了,一看手里还剩两块七毛五分钱。
贺敏知道,哥哥不知道念叨了多少次,他一心想要买一挂渔网的,有了渔网就可以到沙颍河深水区放置捕鱼,收获也会高很多。
但是刚刚贺强不在的间隙,她贺敏已经打听过了,哪怕最窄最短的渔网也要十块钱了。
这点钱无论如何是买不到了。
看到贺强表情如此严肃,贺敏也想为哥哥分担一些压力,“哥,这几个钱哪里够买渔具的,要不还是先把这些吃的东西退了吧,饿两顿肚子不碍事,买渔具要紧。”
“说什么混帐话,你正在长身体,不吃饭怎么行,渔具的事,我自有办法。”贺强坚决不让妹妹再饿肚子,他自然不会同意妹妹的提议。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眼瞅着贺强兄妹二人陷入困境,王桂芝哪里忍心袖手旁观,“强子,要不你们去我家吃饭吧,我家还有些余粮,咱们三个省着点吃,还是能撑些日子的。”
王桂芝身为一个力不能担,肩不能扛的寡妇,竟然主动把自家为数不多的粮食让给自己和妹妹吃,贺强听后顿时感动不已。
“嫂子你的好意我们兄妹心领了,但你一个人攒些粮食也不容易,三张嘴一起吃,不多久就吃光了,到时候还不是连累你一起饿肚子,我刚才说过了,渔具的问题我来解决,别担心。”
贺强没有说谎,至于渔具的事,他是真想到花小钱办大事的办法了。
贺敏和王桂芝并没有被贺强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两人始终阴沉着脸,并不作声。
看气氛有些沉闷,贺强脸上挂着笑,提高嗓门说道,“走,跟我去代销点买几根大头针。”
听到贺强要买大头针,王桂芝十分疑惑,“要那玩意干什么,你又不会针线活儿,再说了大头针我家就有,你需要缝什么,回去送到我家就行了,嫂子给你缝。”
“我要针自有妙用,再说了我要买几十根,你那点哪里够啊。”贺强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
“难不成要用大头针捕鱼?”搞得这么神秘,就连贺敏都好奇上了。
“妹妹真聪明,大头针就是我要买的渔具,怎么样,这下两块七毛五够用了吧。”见妹妹问到了点子上,贺强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交了底。
没想到还真被自己蒙对了,贺敏喜出望外,“如果这东西真能捕鱼,不但够了,还有不少富余。”
她说得没错,一包大头针才一毛钱,一包里面有十根针。
就算贺强要买一百根针,也不过一块钱罢了。
三人来到镇上一个叫“红星代销点”的商店,贺强将自行车停稳,大步走了进来。
其实八十年代,公私合营,按计划分配的供销社模式已经取缔,这些所谓的代销点,已经被私人承包了。
“商店”还不是流行词,“超市”更没有普及到农村来。
人们的生活习惯一下子还没转变过来,镇政府还叫公社,商店就是代销点,依旧这么叫着。
这间商店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也不太俱全,但是像针头线脑、日杂百货,这些日常用品还是能买的。
进来就看见一个穿着红毛衣的女子,坐在货柜里头,正在聚精会神地织着毛衣。
看着货架上的商品,贺强说出了自己要买的东西,“你好,我买五包2号大头针,对了,再拿一个手电筒,配上电池,算一下一共多少钱。”
听到贺强说话,女子放下手里的棒针和毛线球,转身拿起放在货柜上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扒拉,随即开口道,“五包大头针五毛钱,手电筒两块,两节大电池两毛,加一起一共两块七毛整。”
在女子打算盘的时候,贺强还替自己捏了一把汗,他生怕自己带的钱不够,在人前出丑。
听到女子说出价格,他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看来自己并没有记错。
“给你钱。”
贺强果断拿出两块七毛钱递到柜台上,红毛衣女子收了钱,开始在货架上取东西。
看着手里仅剩的五个一分的硬币,再看看贺敏和王桂芝,贺强直接“啪”一声,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87,我的捕鱼技术有亿点点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