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7章 帝国阴影(一)繁重的劳役和赋税(2/4)
太贵,我再去别家看看。”李四望着顾客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着急。这物件虽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制作也费了不少功夫。他微微低头,思索片刻,终究还是喊住了顾客:“罢了罢了,一文钱拿走吧!”顾客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地转身回来,掏出一文钱买下物件。李四接过钱,无奈地笑了笑,只盼这一单能带来些好运,让接下来的生意顺利些。
在城镇,商户王五坐在店铺里,无精打采。近日,朝廷又增加了商业税,他的生意一落千丈。
“以前还能勉强维持生计,现在这税越来越重,恐怕要关门大吉了。”王五唉声叹气。
他的伙计小六在一旁说道:“掌柜的,要不咱们也像其他人一样,去别的地方谋生?”
王五摇摇头:“天下之大,何处没有这繁重的赋税和劳役?在城镇那略显狭窄的街道旁,商户王五坐在自家店铺里,整个人无精打采,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精气神。店铺的门半掩着,店内的货物摆放得杂乱无章,冷冷清清,几乎没有顾客光顾。
近日,朝廷又毫无征兆地增加了商业税,这无疑是给本就艰难的生意雪上加霜。王五望着空荡荡的店铺,满心苦涩。以前虽说利润微薄,可好歹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一家人的吃喝用度虽不富裕但也能将就。如今,沉重的商业税让商品价格被迫提高,顾客们都被吓跑了,生意一落千丈。
他时不时起身走到门口,望向街道,渴望能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带来几笔生意,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想到家中老小还等着他挣钱回去糊口,王五眉头紧皱,满心忧虑。他不禁在心中暗自埋怨这不合理的税赋政策,却又感到深深的无奈。在这繁华不再的城镇里,他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船,在风雨中无助地漂泊,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只能在这清冷的店铺中,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期待着能有一丝转机出现。 ”
在黄河岸边,一群民夫正在修筑堤坝。他们日夜劳作,却食不果腹。
“这活儿太累了,我真想回家。”一个民夫抱怨道。
“别做梦了,没完成任务,谁也别想走。”监工挥舞着鞭子,大声呵斥。
民夫们只能默默地继续干活,心中充满了怨恨。在黄河岸边,一群民夫正在修筑堤坝。他们日夜劳作,却食不果腹。
“这活儿太累了,我真想回家。”一个民夫望着浊浪滚滚的黄河,满脸疲惫与无奈,轻声叹道。身旁的民夫闻言,只是默默叹了口气,手中的动作并未停下,继续吃力地搬着沉重的石块。
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他们身上,每个人都汗如雨下,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可监工的皮鞭在空中肆意挥舞,不时发出响亮的抽打声,催赶着他们加快速度。
民夫们的眼神中满是麻木与绝望,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劳作和微薄的口粮,几乎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有人不小心摔倒,沉重的石块砸在脚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却只能强忍着泪水和疼痛,在监工的呵斥声中赶紧起身继续干活。
黄河水奔腾不息,似乎在无情地看着这人间的苦难。这群民夫就像蝼蚁一般,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求生,修筑堤坝本是为了守护家园,可他们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摆脱这无尽的折磨,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中,与亲人团聚。
在江南水乡,渔民们也未能幸免。
“今年的鱼税又涨了,咱们辛辛苦苦捕的鱼,大部分都要上交。”一位老渔民望着船舱里的鱼,满脸忧愁。
他的儿子说道:“爹,要不咱们别捕鱼了,去种地?”
老渔民苦笑道:“种地?那赋税更重!”在江南水乡,渔民们也未能幸免。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艘破旧的渔船随波轻晃。“今年的鱼税又涨了,咱们辛辛苦苦捕的鱼,大部分都要上交。”一位老渔民满脸愁容,望着舱里寥寥的收获,无奈地叹息。他那粗糙如老树皮般的手,紧紧握着船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身旁的年轻渔民愤怒地将渔网甩进水里,溅起一片水花,“这日子还怎么过?上头只知道加税,全然不顾咱们的死活!”说罢,他狠狠地捶了下船板。
其他渔民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着。浑浊的湖水里,鱼儿似乎也感受到了渔民们的哀伤,都躲得远远的,使得捕获愈发艰难。
远处,税吏的船正缓缓驶来,船头站着的税吏穿着光鲜,一脸傲慢。看到渔民们收获不多,竟还大声呵斥:“别在这装可怜,少了一条鱼,也别想糊弄过去!”渔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低下头,眼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本应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可此时却照在一群为生计发愁的渔民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又长又瘦,仿佛在诉说着这无尽的苦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苦。许多家庭卖儿卖女,只为换得一口粮食。在那昏暗压抑的村落里,萧瑟的寒风无情地吹过,扬起阵阵尘土。破败的房屋在风中摇摇欲坠,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悲苦。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百姓的生活愈发困苦不堪。田间的庄稼因连年的旱灾颗粒无收,土地干裂得如同一张张绝望的大口。
集市上,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秦始皇荡平六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