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9章 隐患、民怨与旧国的挣扎(2/4)
图扶持胡亥登上皇位,从而实现自己掌控天下的野心。
一日,朝堂之上,秦始皇与群臣商议是否加大对边疆地区的赋税征收,以扩充军费巩固边防。扶苏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进谏:“父皇,如今百姓历经战乱,生活困苦不堪,若再加重赋税,恐民不聊生,激起民怨。还望父皇以百姓为重,三思而后行。”胡亥却趁机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边疆安稳关乎大秦存亡,军费不可或缺。扶苏兄长过于仁慈,恐误了国家大事。”扶苏怒视胡亥,大声斥责:“胡亥,你只知迎合父皇,却不顾百姓死活,如此怎能担当大任?”胡亥毫不示弱,反唇相讥。朝堂之上,兄弟二人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大臣们见状纷纷低头不语,生怕卷入这场皇室纷争。此后,类似场景不断上演,双方争斗愈发激烈,朝堂气氛愈发紧张。
同时,大臣们为了在权力棋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拉帮结派,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彼此倾轧。以丞相李斯为首的一派,位高权重,为巩固地位,广纳党羽,排斥异己。而以蒙恬为首的武将集团,手握重兵,为秦朝统一和边疆稳定立下赫赫战功,却遭一些朝臣嫉妒猜忌。围绕军队调动等决策,双方常常产生严重分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使得朝堂陷入混乱,政策朝令夕改,严重影响国家正常运转。
在那广袤无垠的大秦帝国内,看似一片祥和安宁,实则暗潮汹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百姓们犹如被压在巨石之下的蝼蚁一般,在沉重的压迫下苟延残喘,他们的生活日益艰难困苦。
苛捐杂税如同吸血的蛭虫,无情地吮吸着百姓们本就微薄的收入;繁重的劳役让人们精疲力竭,却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而那些达官贵人则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平民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渐渐地,百姓们心中的怨恨如同干燥的柴火一般越积越多。这些怨恨在他们心底深处暗暗燃烧,只待一个火星便会引发熊熊烈火。尽管表面上,大秦帝国依然维持着其不可一世的威严统治,但其内部早已千疮百孔。
民间的反抗力量正如地下的暗流一般悄然涌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秘密集会,商讨如何推翻这腐朽的统治;普通民众也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然而,由于大秦帝国强大的武力镇压以及严密的情报网,这些反抗行动大多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终有一日,这片土地将会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各个村庄、城镇的角落里,人们开始私下小声议论,对秦朝统治表达不满。在一家破旧酒馆里,几个农夫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劣质的酒,一边低声抱怨。“这秦朝统治,简直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再这样下去,都得饿死、累死!”“是啊,听说隔壁村又有人因为交不起赋税,被抓去充军了。”“难道就只能任人宰割吗?”其中一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猛地一拍桌子。其他人纷纷看向他,眼中既有恐惧,又有一丝期待。“要不,我们反了吧!”年轻人压低声音,却字字坚定。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陷入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位年长的农夫谨慎地说:“反?谈何容易,朝廷军队那么强大,拿什么去反?”“可我们不反,也是死路一条!与其等死,不如拼一把!”年轻人激动地说道。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反抗之火悄然点燃。
在那些人迹罕至、山峦起伏的偏远山区之中,一股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势力正在悄然崛起——小规模的反抗组织如星星之火般逐渐蔓延开来。这个组织的成员构成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流离失所的贫苦农民,也有那些为了逃避繁重劳役而不得不亡命天涯的逃犯,更有一群内心深处早已对秦朝残暴统治满怀怨恨与不满的人们。
这些反抗者们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目标:推翻秦朝那令人窒息的暴政,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平等。于是乎,他们时常会趁着夜色的掩护,如同鬼魅一般突然杀出,对秦朝派遣至此地执行任务的小股军队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每一次行动都是一场生死较量,尽管大多数时候由于双方实力悬殊,这些勇敢的反抗者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场,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心中的信念。
不仅如此,这群不屈不挠的反抗者还经常将目光瞄准官府的物资仓库。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安排,他们一次次成功地突破官府严密的防守,抢走大量急需的粮食、武器等重要物资。虽然每次得手之后都会面临秦朝军队更为猛烈的追捕和围剿,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继续抗争下去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规模反抗组织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渐渐地,越来越多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民众开始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丝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希望之光。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秦朝统治者们也终于察觉到了这股来自民间底层的威胁,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支由十几人组成的反抗小队,悄悄潜入一个秦朝驿站。“一会儿动手,都机灵点,别出声!”队长低声吩咐。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秦始皇荡平六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