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3(1/1)
何他却这样笃定呢,难道真有神通?
“不会是瞎猜的吧?”牵马的少年挑眉道:“若是瞎猜,迟早从我北镇抚司滚出去,不要耽误时间。”
“思逑,不得无礼。”周承恩皱眉道。
虽打断了少年的无礼之举,眉眼间也写满了疑虑,景暄和看出了怀疑,朗声道:“蒙古有四大名马,分别是阿巴嘎黑马,铁蹄马,乌审马和乌珠穆沁白马,其中乌珠穆沁白马尤为珍贵,相传成吉思汗的八十一匹战马就是来自乌珠穆沁,这些马的左腿上都有一个烙印,也是草原上的一种文化,小人刚才观察了每匹马的左腿,只有这匹有一个烙印,是故这匹马才是大人要找的。”还好她平时喜欢看不同的闲书,正好考到了她学过的知识点。
周承恩目光游移,只见这马后腿真有一处方形印记,虽不显眼,细看却能辨出,而那牵马的少年也对他使了一个眼色,证明景暄和所言非虚。
“小子,这回就算你蒙对了,可这马性子暴躁,已经摔下了不止十人,你就算得了马,也要降服得了它才行。”少年打了个响指,说:“使这马心悦诚服,可不能光靠你那些雕虫小技。”
“请景兄上马。”周承恩对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第7章 夺心案的三个关键。
这白马性子烈得很,只瞪着一双眼睛,气势汹汹的样子,想来周承恩是故意试自己的功力。
景暄和从小在内蒙古的外婆家长大,外婆家有很大的一片草场,景暄和对骑马也有别样的感情,是故她对御马的功夫还是十分自信的。
可惜的是,她如今只是个捕快,小吏而已,是没有资格骑马的,平常也只是用驴作交通工具,这下倒好,能过过瘾了。
景暄和从容一笑,一跃便上了马背,双腿陡然夹紧,握紧缰绳,那白马两蹄离地,长长地嘶吼了一声,景暄和还是稳稳地坐在马背之上。白马仍是不服气,开始在校场横冲乱撞,景暄和任由它胡闹,无论这白马如何冲撞,她都稳坐不动。白马就这样与景暄和斗了好几回合,见她还是在自己的背上,才垂下头去,表示服气。
周承恩只见阳光下,这人一身黛蓝色的常服,端坐于马背之上,下颚微扬,神态冷静,气质清华,倒叫人移不开眼。
“思逑,还有你们几个,陪景大人去义庄一趟吧。”
牵马少年撇了撇嘴,不情不愿地跟在景暄和后面离开了。
其实景暄和心里清楚,周承恩这么做是为了让这五人盯着她,若是到时候她不能成功破案,他们还能在过程中找出她的错处,将锅甩到她头上。
不过她也不恼,这顺天府人人都有一套自保之法,若是有人能够全心全意地相信一个陌生人,倒是奇闻了。
就在她与周承恩的五名手下去义庄的途中,却见阿呆骑着一头黑驴跟了过来。
那黑驴速度不慢,只是落在白马的后面,与白马相比又丑又笨。
景暄和下了马,等阿呆走近,背着手问他:“阿呆,你来干什么?”
“老大,多个人手多份助力嘛,阿呆保证不给老大添乱!”
“那县令大人和何捕头那边……”
“老大你放心,我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了,他们十分支持我,还给了我几两银子当饭钱呢。县令说了,若你能帮助破案,我们县衙也脸上沾光了。”
“何捕头说什么了吗?”
“老大,你又不是不知道,何捕头都快退休了,平时就是个酒蒙子,如今称病在家,自然不想管这些闲事。”
景暄和能在顺天府衙门成长地这么快,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何捕头,他就是个老油条——整天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有炎症,大事小事都丢给景暄和。
阴差阳错之下,何捕头的懒惰让她有了大把实践的机会,如今处理案子也更得心应手了。
景暄和看他憨态可掬的样子,不觉哑然失笑。见天色尚早,又到了一处小溪,便命五人先停下,在溪边休息一下。
景暄和与阿呆并肩坐在溪边,只见溪上波光闪闪,景色秀美,绿树掩映,水天一色。
湖边划过一只飞鸟,竟长着一身柳黄色的羽毛,个头极小,在水面上经过阳光一照,倒像碎金拂过一般。
阿呆指着这飞鸟,道:“老大,你说三足金乌到底长什么样子啊?有这飞鸟好看吗?”
“传说中,三足金乌有三只脚,全身长着火红的羽毛,拥有太阳神力。唐代诗人杜甫曾作诗云:‘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宋代陆游也曾作诗曰:‘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可见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对这神鸟都很崇敬呢。”
“那这世上真有神鸟存在吗?不会真的是三足金乌夺了那几人的心脏吧?”
景暄和摇头,道:“有没有神鸟我倒不知,但明眼人一
不想错过《锦衣月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