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节(3/7)
在这一刻,所有的恐惧与不安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献身的渴望。
与此同时,在这座边境小城内,马卡洛夫本人由于被禁止亲自带队突击,导致他无所事事。他先是去了广播室,在部下递给自己的广播稿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一番,讲明了接下来紧急状态委员会要管控物资的要求,并顺带疯狂挑衅对面的车臣武装。
然后,依然无所事事的马卡洛夫,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呆了好几个小时,这让马卡洛夫的部下感到心安不少,自己的老板终于不折腾了,这太好了!然后,马卡洛夫突然走出办公室,拿出一面自己刚才花了几个小时设计、绘画出来的旗帜,兴奋的说:“我记得今天的第一场战斗,也是打得最好的那场伏击战是一连打的,带我去他们的驻地,我要给他们授旗!”
“啊?授旗?就是您画的这个?星星?”
“准确的说,是北极星。”
第一百八十六章风暴之门(三)
枪声、爆炸声和喊杀声在城市回响,地面微微震动,尘土在空中飞扬,每一次爆炸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击着人们紧绷的神经,令人心生恐惧。然而,在这片动荡的下方,地下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种宁静与专注的气息,孩子们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中回荡。尽管外界的噪音不断侵扰,他们却依然齐声朗读着书本上的文字。
昏暗的灯光微微闪烁,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侵蚀。尽管条件简陋,这里却成为了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孩子们的避风港。教师艾米娜正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讲台前,她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她也在努力的将这份坚定传递给每一个坐在面前的孩子。
每当爆炸声在他们头顶响起,孩子们的身体都会微微一颤,天花板上细微的灰尘簌簌而下,如轻纱般飘落在课桌和地板上。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吸引,脸上写满了惊恐和不安。几位年幼的学生下意识地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艾米娜则用她那略显沙哑的声音,尽可能的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试图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暂时忽视外面的战火。
艾米娜在课堂上讲述一些关于勇气的故事,她会讲述那些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们的故事,他对那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讲童话和神话中的故事,每当这时,孩子们的眼中都会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艾米娜还会对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讲历史故事:
“五十多年前,斯大林格勒有一栋不起眼的四层楼房,一位叫巴甫洛夫的中士紧张的握着枪,缩在窗户后面,看着窗外的德军如同黑色的洪流一样扑来,那个时候,这个25岁的年轻人还不知道,自己会和另外22名战士一起,在这栋楼坚守整整58天.........”
在地下室,下课的铃声并不存在,上课的时间也不确定。有时候,在士兵的允许下,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回到地面放松一会儿,感受一下阳光,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有时候还能上上体育课,也有的时候刚上去了一小会儿,又被士兵赶鸭子似的赶回了地下室,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激烈的枪战声和炮弹落到地面发出爆炸的声音。
马卡洛夫的面前站着的是整齐地排列成列的第一连士兵,他们就这样静静的站在那里,神情肃穆,脸上写满了骄傲。
就在几分钟前,氛围还没有这样严肃,马卡洛夫参加了第—连组织的战后分析研讨会,听大家说自己对今天这场伏击战的感悟,总结经验教训。有人指出射击时最好在房间里面找一个桌子架枪,而不是把枪架在窗口,不能把枪管伸出窗户,这不仅容易暴露自己,还会增加中弹的概率;有人指出要在射击窗口的墙体后面增加沙袋以增强防护;还有人指出,在一栋有多个窗户可以用作射击口的建筑中,如果要为窗户做遮蔽,应当把所有窗户都进行不规则的遮蔽,单独遮蔽某个窗户反而有欲盖弥彰之嫌,导致自己更早的暴露。
马卡洛夫为他们做了点评,说这些经验都很有价值,可以写一份总结报告,推广到别的连队学习。另外,第一连提前把“杀戮区”附近的门堵死,给窗户上绊雷的方法也很好,值得表扬,这极大的限制了被伏击部队的移动空间,使得对方无法进入建筑,把伏击战变成室内战斗,这也值得推广。
然后,马卡洛夫从背包里掏出了一面自己画好的旗帜,一面崭新的连队旗帜,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要来授旗。
“千百年来,北极星在天空中的恒定位置象征着坚定不移和可靠,航海者和旅行者常常依赖北极星来确定方向,尤其是在没有其他导航工具的情况下,它为迷失方向的人提供了指引。在黑暗中,北极星常被视为希望和信念的象征。战士们,人们对北极星的精神寄托,同样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马卡洛夫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响彻,“今天,我们坚定不移的站在这里,成功守卫了城市!今天,我们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希望,使车臣人无法在这里为所欲为。今日如此,日后也应当如此!”
说完,马卡洛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第四天灾从千禧黎明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